她仔细分析着每一道错题,发现同学们在一些基础概念上存在混淆,在应用题的解题思路上也不够清晰。“是我讲解得不够透彻吗?还是练习的题目不够有针对性?”她不停地问自己。
同时,她发现班级里有几个调皮捣蛋的学生,经常在课堂上捣乱,影响其他同学的学习。有个叫小辉的男生,总是在老师讲课的时候大声说话,或者做一些小动作,引得同学们哄堂大笑。还有个叫小美的女生,经常不完成作业,还找各种借口。
她多次找他们谈话,试图引导他们改正错误,但效果并不明显。每次谈话时,他们都会点头答应,表示会改正,但一回到课堂上,又会故态复萌。这让小玲老师感到很无奈和困惑,不知道该如何才能让他们转变态度。
此外,学校里的各种评比和考核也给小玲老师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她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注重他们的品德教育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有时候,她觉得自己仿佛在一个巨大的旋涡中,努力挣扎却找不到方向。
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她开始增加作业量,延长辅导时间。但这样一来,同学们的负担加重了,抱怨声也随之而来。“老师,作业太多了,我们都没有时间玩了。”“老师,每天都这么累,我都不想学习了。”听到这些话,小玲老师心里很不是滋味。
有一天,小玲老师因为班级的纪律问题在课堂上发了脾气。那一天,小辉和小美又在课堂上捣乱,小玲老师多次警告无效后,终于忍不住爆发了。她大声地批评了他们,声音都有些颤抖。“你们到底想怎么样?能不能尊重一下老师,尊重一下其他同学?”她的脸色通红,眼睛里闪烁着愤怒的光芒。
下课后,她看到同学们畏惧的眼神,心中充满了愧疚和自责。她意识到自己的情绪失控可能会对同学们造成伤害,这让她更加焦虑和不安。“我是不是做错了?我应该更有耐心一些。”她在心里问自己。
那段时间,小玲老师经常失眠,她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地想着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我要怎样才能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知识?怎样才能让调皮的学生听话?怎样才能应对学校的各种考核?”一个个问题在她的脑海中盘旋,让她无法入睡。
第三章:成长与突破
在经历了一段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