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就猴子干的这事,就事论事,这要是放在现实里面代入一下,你在家种了果树,好心给了路人几个解渴。
结果路人犹嫌不够,跑去偷摘,被家人发现后,挨了骂,便一不做二不休的把你家果树挖断了……
陈启觉得,是个人都忍不了这种事的吧?
而陈启纵然是要渡劫难,但真的要眼睁睁的看着猴子,干出如此道德低下的事情吗?
这种事情,排除猴子的身份,放平常人的十里八乡去问问,哪个不得骂一声畜生?
虽然后面有观音菩萨出手,修复果树,镇元子也从头到尾,涵养极好,跟个没事人一样,很难让人怀疑是不是演的一场戏。
但是……
罢了,还是让菩萨再去多找几个龙套吧。
陈启心里有了决定。
苦一苦菩萨,骂名唐僧担!
身为师父,陈启一直自认自己其实没什么可以教给三个徒弟的,甚至包括小白龙,哪个不比他一个凡人神通广大?
所以陈启心里一直把自己当他们的便宜师父看,与猴子他们,说是师徒关系,其实倒更像朋友。
平时走在路上,也是说说笑笑,打打闹闹,一起侃大山,聊天逗闷子,都是平等看待。
但猴子曾经在观音禅院说的好啊,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这做着师父,也总该做些师父应该做的事。
这一路走来,陈启也算对自家徒弟有几分了解,性格上都有缺点。
猴子是典型的桀骜,不把比他弱的,以及一般事物放在眼里,心性自由散漫,做事没有规矩,眼里没有礼貌。
所幸骨子里还有着温和良善与正义感,做不出天怒人怨的事情,但小错小节么……
也不要太指望他。
八戒……这家伙就很经典了,贪财好色,贪生怕死,好吃懒做,贫嘴……
身上的大毛病,小毛病一箩筐。
要不是有猴子压着,这夯货不知道能做出多少让他头疼的事。
沙僧,接触时间尚短,但也能看出有些木讷寡言,缺少主见。
小白龙,自从变成马以后就没开过口,勤勤恳恳的扮演着白马的形象,不好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