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师父啊!我德行有亏,又已死三年,哪还有脸目做这国主?劳请师父或哪位长老,上殿称君吧,我情愿领妻子城外为民足矣。”
还有这好事啊?
八戒眼前一亮,又想起文殊菩萨那意味深长的目光,熄了燃起的喜意,捂着下面,弯着腰不敢应声。
而陈启对于这一出,已经有了丰富的拒绝经验了,三言两语间,便推辞了这位国主的“甩锅”。
而猴子见乌鸡国王朝他看来,更是嘿嘿一笑道:
“不瞒列位说,老孙若肯做皇帝,天下万国九州皇帝,都做遍了。只是我们做惯了和尚,习惯这般懒散。
若做了皇帝,就要留头长发,黄昏不睡,五鼓不眠,听有边报,心神不安;见有灾荒,忧愁无奈。我们怎么弄得惯?你还做你的皇帝,我还做我的和尚,修功行去也。”
“是啊,国主,此番磨难,应让你更明了民生多艰,百姓性命之珍贵,往后当勤俭治国,爱护子民,如何无面目做国主?”
陈启也在一旁劝起了这位又想扔江山的国主。
而经过了数人的苦劝,这位国主终于肯在地上起来,自太子手里接过了心爱的白玉圭,重登了金銮宝座。
招呼了奴婢侍卫,与闻讯急匆匆赶来的王后一同,召开了一场颇为热闹的御宴,用以款待陈启一行恩人。
及至宴罢,乌鸡国王收好命丹青画家临摹的陈启四人一马的画像,又将那镇国的宝贝,无数的金银缎帛,送上殿来,供陈启一行人任意挑选带走,以作盘缠。
本来陈启想着,这位国主的三年水灾,乃是得罪了佛门菩萨,自家这佛门子弟,虽解了他的厄难,但收取报酬也有些过意不去。
然则一是那国主热情至极,苦苦哀求陈启挑选一些,以示恩酬。
二则是八戒吃饱喝足后,挺着大肚子在一旁极力劝说,思虑这货的食量确实颇大,陈启也就不再矫情,依照宝象国旧例,选取了方便携带的金银各一百两,装进了包袱。
——说起来,虽然金银的购买力在这年头不低,但陈启他们自宝象国领的金银,也花得差不多了。
盖因陈启也不是那种守财奴,有了钱,就不想太委屈八戒的肚子,偶尔路遇店家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