弊,拨乱反正。革新之路纵有短时波折,却仿若良药苦口,祛病强身,足以保我大明江山长治久安,昌盛绵延。望陛下明察秋毫,圣心独断!”
言至激昂处,他抬手并拢食指与中指,在空中有力挥划,似要以指尖为剑,戳破这弥漫朝堂的反对迷雾,字字句句落地铿锵,恰似洪钟鸣响。
朱元璋端坐于龙椅之上,明黄色龙袍在殿内光影交织下,绣金盘龙似欲破壁腾空,尽显无上威严。
他面庞冷峻,仿若寒夜霜雪覆盖,双眸恰似寒星,电芒扫过殿下众人,薄唇紧抿,不露声色,任由两方唇枪舌剑,你来我往。
可那攥紧龙椅扶手的双手,指节已然泛白,劲道之大,似要将这坚硬扶手生生捏碎,泄露了心底隐忍的不悦。
胡党众人仍不罢休,列举“弊端”时,有人摇头晃脑,活脱脱一副迂腐老学究模样,念念有词;有人满脸急切,双手在空中无序挥舞,恰似溺水之人挣扎扑腾,言辞愈发偏激,妄图以汹汹声势压人;李善长这边亦是分毫不让,引经据典之际,双目微闭,口若悬河,条分缕析,详述新政必要,言辞掷地有声,回响于大殿梁柱之间。
武将队列里,蓝玉本就性如烈火,此时更是按捺不住,“锵”的一声抽出佩剑,寒光乍泄,恰似冷冽闪电划过,映照在他满是怒火的面庞上,衬得那双豹眼愈发圆睁,怒目直视胡党,身上铠甲随着起伏的呼吸铿锵作响,恰似沙场杀伐前奏奏响。
“哼!你等只知聒噪不休,蓄意阻拦大明进取之路,究竟是何居心?吾等在沙场上浴血奋战,所为者,不过江山稳固、百姓安乐。这新政百利无害,为何要百般刁难、横加阻拦!”
此话一出,殿内气氛瞬间剑拔弩张,文臣武将仿若泾渭分流,隐隐分成对峙两拨,众人皆屏气凝神,只等朱元璋一声断喝,或是圣裁明示,来平息这场朝堂惊涛,定夺新政命运,导向大明未来走向。
然而,反常的是,朱元璋仿若一尊泥塑木雕,毫无表示,只是冷眼旁观。
立于龙椅左侧的季如风,恰似遗世独立的仙人,面带微笑,手中折扇轻摇,慢声吟哦,仿若眼前这场激烈争执只是一场闹剧,不过供他消遣。
“陛下!”胡惟庸见朱元璋久久不语,自觉寻得良机,索性使出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