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几分复杂与沉吟,道:“大师之言,本王需细细思量,此事关乎重大,不可草率。”
他心中既纠结于忠义之名,又难以抑制对平定天下、解民倒悬的渴望。
更重要的是,之前季如风提到他乃永乐大帝,如今结合姚广孝之言,平静的心湖便起了丝丝涟漪。
姚广孝心中暗喜,却仍平静道:“殿下英明,然如今时机未到,当收敛心神蛰伏起来。”
说罢,他双手合十,低诵佛号,只是那眼角余光,却始终留意着朱棣的神情变化,仿若一场惊天棋局,已悄然布下关键一子。
朱棣本就是皇子当中,最像朱元璋之人,胸怀天下,志向远大,只可惜造化弄人,头上压着数座大山。
纵使朱标早夭,上面还有两位兄长,如何能轮到他?
朱棣陷入深沉的思索,眉头紧蹙,犹如被命运的谜题所困扰。
他的内心在忠诚与抱负之间激烈地挣扎,犹如汹涌的潮水撞击着坚固的礁石。
脑海中闪现出朱元璋对朱标的种种偏爱,那一次次的信任托付、悉心栽培,都像刺目的光,让他的默默努力显得如此黯淡。
“大师,即便如你所言太子有早夭之象,然我之上尚有二哥三哥,皇位传承又怎会轻易落于我手?”
朱棣的话语中带着不甘与无奈,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愤懑,却又极力压抑着。
他深知在这复杂的皇室棋局里,每一步都布满陷阱与荆棘,而自己一直是那个在暗处等待机会的棋子。
姚广孝却镇定自若,向前迈了一小步,目光深邃而狡黠,压低声音道:“殿下,莫要被眼前表象所迷惑。秦王、晋王,此二人皆有致命弱点。秦王骄奢淫逸,未来在封地必会肆意妄为,失尽民心;晋王心胸狭隘,与诸王矛盾重重,此等性情如何能得天下人心?而殿下即将就藩北平,当修城筑防,练兵屯粮,缓缓积聚威望,暗中发展军中势力。再者,老衲曾得一奇人指点,有一天书,可助殿下在关键时刻扭转乾坤。”
朱棣心中犹如被一道闪电击中,目光瞬间炽热起来,紧紧盯着姚广孝:“大师身负天书?且细细道来。”
他的心跳陡然加快,那隐藏在心底深处的野心被这一丝希望点燃,仿佛即将冲破理智的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