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显要震慑宁王,让其速速南下。
不久,被逼无奈的朱权抵达南京。
而这两年的时间,朱棣虽将宁王软禁在身边,但对宁王的削弱就没有停过。
不断着手瓦解宁王护卫的实力。
可以说目前宁王已经没有什么话语权了。
在此期间,宁王非常配合,每天舒舒服服的住着,没有表现出任何野心。
如果按照陈羽的说法,没有这两年的缓冲,那么宁王回到封地之后,因当初朱棣违背承诺,为了皇位,再加上各方面势力的撺掇,还真的有可能再在大明掀起一场靖难之役。
陈羽继续说道:“宁王善谋,足以说明他是一个聪明人,否则换做其他人,真有可能分不清局势,脑子一热,直接干起来了。”
“说白了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从这些事情中捋顺宁王的目的,也就是基本诉求,比如为何最近为何反常。”
朱棣本来听的频频点头,但是陈羽说到这里,他直接懵逼了。
掌柜的这话什么意思?
满足宁王的诉求……
不想被削藩;
划江而至!
这两个无论哪一个,自己都断然不能答应。
还不等朱棣反驳,陈羽继续说道:
“燕王当初对宁王的承诺,这件事情许多人知道,处理起来,确实有些棘手。”
“毕竟一个处理不当的话,会直接让永乐帝言而无信,落得个失信于天下的境地。”
“所以既然不想让上述事情发生,那就首先不能失信于自己的兄弟。”
朱棣皱着眉头,将手中的茶杯放下,疑惑的问道:
“永乐帝当时是答应过事成之后,一起共主天下,可是此一时彼一时啊。”
“掌柜的之前也说过,永乐帝是一位合格的帝王,既然如此一个合格的帝王,怎能眼睁睁看着大明江山分疆裂土呢?”
虽然自己可能会违背承诺,失信于天下。
可让国家分裂,他做不到。
然而下一秒,他就被陈羽说的话吸引住了。
陈羽摊了摊手,轻松的说道:
“对啊,永乐帝不同意,可靖难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