赐。
一想到皇后徐妙云与后宫妃子在收到礼物之后,眼中那种仰慕。
朱棣心中就美滋滋。
然后再将剩余的钱,全部买火器与大炮。
等来年狠狠的揍漠北那群家伙。
让鞑靼部看看什么叫做大明的王者之师!
此时,宫殿外纪纲与一名锦衣卫交谈了一会,并得到一份奏疏后,走入御书房。
躬着身子恭敬的说道:
“陛下,宁王奏疏!”
朱棣回过神来,顿了顿。
下西洋海外派遣藩王的事情,他正准备去找宁王好好聊一聊。
没想到这家伙倒主动呈递上来了一份奏疏。
“宁王他本人怎么不亲自前来?”
“陛下,宁王与各地进京的王爷、还有朝中的数位官员在府上喝酒,醉了,所以只差人呈递上来了奏疏。”纪纲道。
朱棣此句话目的并不是询问宁王,而是询问锦衣卫对宁王情况的汇报。
朱棣延续了洪武时期令朝中文武百官谈之色变的锦衣卫。
命其渗透进朝中各个官员家中,检查百官。
其中就包括宁王。
朱棣听见这话,眼睛眯了起来。
宁王这家伙,奉天靖难打进南京城直到现在,两年的时间,一直都是本本分分。
临近中元节,反倒有些活跃。
这位十七弟,难道心中还有一些小心思?
朱棣思考良久之后,淡淡的开口道:
“呈上来。”
听到命令后,纪纲将奏疏呈递上去之后,然后站在一旁等待朱棣指令。
朱棣打开奏疏看了起来。
“臣弟不明白,皇上为什么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非要大兴下海之举?
大明富甲天下,江山万里,为什么非要到那个神秘莫测的海上?
为什么非要自讨苦吃,授人以柄?
皇上为什么要倾尽国力,徒劳无功!”
奏疏一上来四连问,直接给朱棣问迷糊了。
沉吟片刻之后,他反应过来了。
自己这个十七弟竟然也借用祖制名义,反对自己下西洋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