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的炉火纯青。
真不知道为何陈羽这么年轻,到底如何习得这些。
就像朱瞻基之前所说,明明二十出头,却比那些隐居山林中七八十岁的隐士还要高深莫测。
怪哉!
看来只能等到过几天袁珙大师给陈羽面相之后,来为我解答了。
轿子到了御书房之后,朱棣吩咐纪纲召见来御书房议事的人选后,牵着朱瞻基的手向里走去。
…………
御书房。
位于大明百官之首的曹国公李景隆,正一脸懵逼的看着在场的官员。
三位皇子、杨士奇、杨荣、解晋、夏原吉。
还有一个坐在朱棣旁边的太孙朱瞻基。
尼玛!
还以为朱棣特意单独召见自己,来商量贩卖精盐的事情。
可看这架势,好像不对啊!
四叔不会又想坑自己吧?
李景隆心中泛着嘀咕,慌得不行。
他清楚朱棣将自己捧到百官之首的位置,就是为了安抚建文旧臣,只要局势安稳,很有可能将自己杀了,为朝中官员泄愤。
好在惶恐不安中,等来了精盐生意。
虽然自己一个武将世家转行做商贾的买卖不太好,可是贩卖精盐的本质实则是为朱棣做事。
李景隆很清楚只要将这件事情做好了,证明了自身价值,自己就安全了。
也多亏了精盐生意。
自己与朝中文武百官的关系竟慢慢和解。
李景隆虽是一名武将,却行军打仗不行,可是对于人情世故的运用非常熟练。
精盐的质量,哪怕是目前朝廷中的御盐也远远不及。
精盐一出,在南京城中勋贵、士绅阶级等圈子都预定爆满了。
只要朝中官员购买,李景隆一律打九折,并且优先提供。
这一做法,
让朝中官员心中有一股莫大满足的虚荣快感。
为了能以后吃上精盐,再加上李景隆这小子懂事,朝中官员对他的恨意自然就减少了许多。
毕竟李景隆再废物,那也是建文识人不明。
归根结底还是问题还是出在了朱允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