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转眼就忘了?
但这些话李景隆只敢在心中吐槽。
此时他脑子疯狂的运转,试图揣摩永乐帝的圣意。
刹那间,
好像领悟到了什么。
精盐的暴利,朱棣比任何人都清楚,而以工代赈缺的就是钱,也就是工程与赈灾之间的‘收支平衡’。
难道是朱棣想用精盐的钱来补贴流民大兴土木?
李景隆权衡了一番之后,试探性的开口说道:
“精盐提炼的工序比较复杂,成本高,但还是可以余出一部分利润。”
朱棣眼中有些诧异,没有想到李景隆这小子回答的如此滴水不漏,随后淡淡的说道:
“既然有利润那就好说,我看提炼精盐是在京师刚刚兴起的行业,并没有在大明推广铺开,不知曹国公能不能让利,将精盐生意推广到全国,帮助大明的灾民顺利的度过这一次的大灾,让灾民少一些白骨。”
李景隆闻言眼睛一亮,心中狂喜,急忙躬身保证道:
“为了天下的灾民,臣哪怕不挣钱,也要接下陛下下达的任务。”
李景隆清楚,这些流民可比正常的员工便宜多了。
只管饭,不给钱。
这样一来精盐产业链将以最小的代价,推广整个大明。
不仅如此,还能吸纳这一次大灾的流民。
政策发布后,自己在民间废物的形象,也会扭转。
怎么想都不亏。
四叔爱我!
李景隆的保证掷地有声,众人皆惊。
对于新型产业的精盐生意,用在以工代赈中在合适不过。
一个完完全全的空白产业向全国推广,正是缺人的时候。
精盐生意的利润有多少,他们不知道。
但是他们猜测一年之后,李景隆绝对亏不了。
可是这个办法不是他们太子府属官想出来的,而是永乐帝。
一时间杨士奇、杨荣、解缙,心中皆是心中懊悔。
最近精盐在京师上层大火,他们为什么就没有联想到用精盐来代替以工代赈呢?
但随即他们发现之前都走入了一个死胡同,认为以工代赈只能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