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 > 第140章 所以免费的东西,都在暗中标记好了价码(2/4)
 陈胜、刘邦的起义,都与徭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先看陈胜,秦二世征发闾左贫民屯戍渔阳,陈胜就在这征发之列,还被任命为屯长。

    那时候徭役制度严苛,百姓们苦不堪言。

    陈胜在服徭役途中喊出: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意思是说服徭役去了是死,不去也是死,既然如此,干脆反了吧!

    这句话的杀伤力,可比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大多了。

    因为百姓最朴素的愿望就是活着,可是秦朝连苟活的机会都不给百姓。于是无数被徭役压迫的百姓纷纷响应,反秦的浪潮就此掀起。

    再瞧刘邦,他担任泗水亭长时,奉命押送刑徒去骊山服役,可是一路上队伍中的人都不愿意服徭役,不断有人逃跑。

    刘邦眼看交不了差,索性在芒砀山落草为寇,赶上了陈胜掀起的反秦浪潮,这才有了后来的汉高祖。

    …

    朱棣与夏原吉二人听后沉默了,陈羽所讲述的问题虽然不好听,不过说的确是事实。

    农民赖以生存的方式就是土地,而徭役则是让他们远离了土地,而且还……没有工钱!

    在陈羽这一番话中,他们不得不承认:

    徭役之苦,十倍于赋税!

    历朝历代为了防止土地兼并问题,都会颁布相应的措施,但对于徭役几乎没有人提出意见。

    只因这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陈羽继续问道:

    “老朱,你说徭役是因为朝廷人手不足,所以征召百姓。可是朝廷真是因人手不足,才这样做吗?”

    “……”

    朱棣轻轻咳嗽了一声,脸上有些尴尬。

    在朝廷出钱也雇佣不到百姓务工的情况下,才能叫做人手不足。

    但是朝廷他压根不想……出钱!

    所以,才诞生了徭役!

    可我不想花钱这种话,朱棣张了张嘴,还是没有好意思直接说出口。

    半晌之后,

    朱棣摇了摇头,将这些想法摒弃掉。

    不是他不想停止徭役,而是如今哪怕知道徭役之事错误,他也要错误的进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