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直言汉王才是大明未来的太子。”
“这些在皇帝还是燕王的时候,就已经存在,不算什么。可是前段时间,不知汉王怎么想的,竟然搞出一个‘永乐公司’,临近中元节,已经抓捕了士绅文官不下百十来人,这完全就是奔着太子爷您来的啊。”
“面对汉王的进攻,我们这些文官使劲的上奏疏,想要让皇帝好好的惩治一下嚣张的汉王,可是皇帝就一个态度,假装看不见。”
杨士奇说到此处,声情并茂,一副忧国忧民的语调继续说道:
“这般情景,恰似当年唐太宗看着太子李承乾与魏王李泰之间的争斗,当着全天下的面,偏袒魏王李泰,赏赐超过太子,使得李泰野心膨胀,暗中觊觎太子之位。李承乾深感威胁,情急之下被迫走上了谋反的道路,却以失败被废而告终。”
“如今,永乐帝对汉王的偏袒,与当年唐太宗如出一辙,看着汉王肆意削弱太子爷您的力量,朝堂众人心中都忧心忡忡,历史的悲剧不能重演!”
“殿下,如果将来您能够顺利登基,保佑天下万民,真的到了那个时候,我二人愿意自裁谢罪!”
杨荣诧异的看了一眼杨世奇,随即也附和起来。
朱高炽听后当即咬字清晰的问道:
“所以你们就联合了士绅阶级一起,发动了这一次的舆论攻势,并且在关键的时候帮助士绅胁迫皇帝!”
朱高炽没想到在大明聪慧名单可排进榜单之人,思想竟如此狭隘。
路完全错了。
他朱高炽不是李承乾,朱棣更加不是李世民。
朱棣本身因是夺取建文的皇位,所以心中极其害怕这样的事情在大明重演。
担心朱棣后世之人,手中再次沾染上老朱家人的血!
所以,他这个太子应该做的就是证明自己能力即可。
而将大部分精力放在争夺皇位上,终究会离皇位越来越远。
杨荣在一旁应道:
“太子爷,这也是无奈之举,如今文官集团因永乐公司一事,已经对太子爷心中多少产生些许间隙。”
“如果不经过这些文官背后的士绅调节,那么对于我们的力量削弱实在难以想象!”
朝廷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