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雨柱也有办法。
首先便是从其他两个分厂挖人。
何雨柱许诺,每个月八百块工资。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肯定会有人来。
只是,长期养尊处优,已经耗光了轧钢厂职工的热血。
报名的人数并不多,远不及预期。
剩下的缺口,便只能从劳动学校招工。
劳动学校,类似于后世的技校。
蓝星轧钢厂有自己的劳动学校。
专门为蓝星轧钢厂培养人才。
只不过,过去的很多年,蓝星轧钢厂都是人员臃肿,人满为患。
劳动学校毕业的学生,也无法进入蓝星轧钢厂。
如今,何雨柱主动去劳动学校招工。
学生们自然踊跃报名。
1980年,根本不用担心劳动力。
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
何雨柱的困难远不止于此。
不过,工人层面的危机,在发工资的时候,得到了缓解。
“竟然真的有八百块!”
“我只有三年工龄,以前的工资,还不到八十,现在居然能拿到八百。”
“彩礼钱有了,回去就能娶媳妇了。”
这可是1980年。
三分厂一个月的工资,比原来半年工资都多。
简直匪夷所思。
原本还要走的工人。
见到这一幕,瞬间哑口无言。
大部分人,都改变了想法。
决定再观望一段时间。
“一个月八百块,可不是常有的事情。”
“事实上,工作也没有想象中那么累。”
“与八百块相比,那点苦,简直微不足道。”
这个国家的子民,骨子里勤劳质朴。
他们并不是好逸恶劳的人。
只要能赚钱,只要付出和收入成正比。
他们就愿意。
没有离开的人,反而开始庆幸。
庆幸自己人脉不够广,态度不够硬,没有离开三分厂。
三分厂的危机,暂时得到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