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王宇航的战术贡献,我只能说,他确实掌握了一个诀窍——如何站在正确的位置接受掌声。他非常擅长在比赛的每一个高光时刻,让自己的存在感最大化。他的激情在场边表现得淋漓尽致,但激情是教练成功的关键吗?我们很难想象菲尔·杰克逊会在场边挥舞毛巾,也无法看到波波维奇在暂停时拍桌大吼。真正伟大的教练,都懂得用智慧取胜,而不是靠镜头。”
文章的中段开始涉及更加敏感的点:“不可否认,王宇航作为一名黄种人教练,在nba是一个另类的存在。但我们也不能因为他的‘与众不同’就对他另眼相看。篮球是竞技体育,不是政治正确的战场。王宇航的‘成功’,如果仔细拆解,很可能只是教练组和球员之间的化学反应,而非他个人的能力体现。”
他继续写道:“有人可能会说,山猫的战绩是王宇航最有力的证明。但我想反问一句,这样的战绩如果由一个更有经验的教练,比如里克·阿德尔曼或者乔治·卡尔来带队,是否会更进一步?甚至,我们可以问得更尖锐一点——在尼克·纳斯、蒙蒂·威廉姆斯这样的助教团队支持下,王宇航是否只是一个被幸运推上台前的‘门面’?”
文章最后部分直接转向质问:“管理层让这样一个几乎没有nba背景的人执教,是为了真正提升球队实力,还是在为球队的市场化操作做铺垫?山猫是一支新军,他们需要吸引眼球,而王宇航这样一位‘非典型’教练,显然是最好的噱头。但噱头和实力之间,是否真的画上等号,还需要更多的时间来验证。”
索伦森用充满尖刻的笔触结尾:“山猫这个赛季的故事,注定会吸引无数关注。但在这片喧嚣的背后,我们更需要问一个问题——如果有一天,山猫的战绩下滑,王宇航还会是那个‘受人追捧的奇迹教练’吗?或者,他会像其他曾经的流星一样,黯然离场?或许,时间会给出答案。”
文章没有点出直接的批评,但字里行间透出的质疑、揶揄,甚至隐隐的偏见,却像一把尖锐的刀,刺向王宇航的教练生涯和个人成就。
就在汤姆·索伦森发布的第二天。
山猫对阵波特兰开拓者。
山猫的五名首发球员在波特兰摩达中心的球场上站定,面前是主场观众的山呼海啸。克里斯·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