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小小的村落里,住着一位名叫阿盆的老陶匠。阿盆爷爷的手艺世代相传,他做出来的陶器精美又实用。
有一天,阿盆爷爷看到村民们用水很不方便。他们有的用树叶来盛水,但树叶很容易破;有的用手捧着水走,但这样能盛的水非常少。阿盆爷爷心想:“我得做一个能盛很多水,又不容易损坏的容器。”
阿盆爷爷来到村子附近的河边,那里有他常用的陶土。这种陶土有着细腻的质地,是做陶器的上好材料。阿盆爷爷挖了一些陶土,然后把陶土背回了家。
回到家后,阿盆爷爷先把陶土中的小石子和杂质挑出来,就像给陶土做一次小小的清洁。接着,他把陶土放进一个大木盆里,加入适量的水,然后开始用手揉陶土。他就像在揉一个巨大的面团,把陶土揉得软软的、糯糯的。
阿盆爷爷开始制作盆的底部。他从揉好的陶土中揪出一块,然后用手把它捏成一个扁平的圆形,这个圆形的底部要做得厚实一些,这样盆才能稳稳地站着。
然后,阿盆爷爷开始制作盆的壁。他把陶土搓成一根根长长的泥条,像在做面条一样。他把泥条一圈一圈地绕在底部上,每绕一圈就用手指把泥条和下面的泥条压实,让它们紧紧地粘在一起。在绕的过程中,阿盆爷爷还会时不时地调整盆壁的形状,让盆壁慢慢变高,而且保持均匀的厚度。
最后,阿盆爷爷给盆做了一个简单的边缘处理,让盆看起来更加光滑和美观。他把做好的盆坯放在院子里晾干。等盆坯完全干透后,他就把盆坯放进窑里烧制。经过漫长的烧制过程,盆终于诞生了。村民们看到阿盆爷爷做的盆,都非常高兴,因为用这个盆盛水,方便又安全。
小朋友们,盆的样子可有趣啦!
盆就像一个有着大肚皮的小矮人。它的底部平平的,像小矮人的脚,稳稳地站在地上。
盆的肚子大大的,圆圆的,可以装下好多东西呢,尤其是水。这个大肚皮就像一个小小的池塘,可以容纳很多的“水宝宝”。
盆的边缘就像小矮人的帽子边,它有一点厚度,可以防止水从盆里溅出来。
从侧面看,盆就像一个矮矮的圆柱体,不过它的顶部是敞开的,就像一个永远张着嘴巴等待装东西的小怪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