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盐引,当然愿意费尽心思运输粮食。
例如运输一百万石粮食过去,获得价值两百万石粮食的盐引,路上亏损的那一部分也赚回来了,转手卖出去,又赚一笔。
盐商可以赚钱,朝廷可以得到粮食。
总结下来:把盐这个资源,变现成粮食,这个变现的场景是边疆军粮。
而且朝廷专卖,盐价只会更高,让不同的盐商去卖,至少还有相互竞争。
只要朝廷控制好盐引和粮食兑换价格即可。
“左相以为如何?”李彦看着曹谦德。
曹谦德是左相兼礼部尚书,左相的任务是审批政策,有驳回的权限。
礼部尚书又是六部之首,管理官员品德考核,权力极大。
但曹谦德这个左相显然是个老油条,用手一搓,能剐好几层油下来的那种。
“陛下圣明,这当然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既然左相都同意了,那就这么办。”
“不过……”曹谦德又为难道。
“不过百官未必会同意,陛下您是知道的,政策您和宰相可以拍定,但还需要官员去执行,例如这个政策,户部和兵部肯定需要……”
“谁不同意让他来找朕!就这么办,不要浪费时间了,政事堂今日草拟!”
“是!”
盐引只能说临时解决了边疆的粮草问题,往后的问题,还需要从根本上去解决。
但临时问题得以解决,已经符合李彦的预期。
到了四月十八日,魏国第一名将闻渊抵达梁京,见到了魏帝。
在场的还有魏无忌,以及狼狈而回的贾政道,还有兵部和户部的几个官员。
贾政道的面色非常难看,苍白无神,憔悴乏力。
“臣参见陛下。”
“你终于回来了!”魏崇延打算从塌上站起来,却非常吃力。
“陛下还请多多歇息,有什么吩咐,但请示下。”
“朕的南线精锐,尽数覆没!”魏崇延心痛无比。
说到这里,贾政道的脸色更加难看,他站出来说道:“卿陛下责怪臣,是臣疏忽大意。”
“此事不能怪你,你也不知道陆康是假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