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朕忙着一统,没心思做舔狗 > 第114章 花钱如瀑布!(3/4)
在这种政治生态下,皇帝是无法像明清那样极端,天下的士人自然不会畏惧强权如虎。

    更不会普遍有人认为宋濂这种行为是不懂事,反而会觉得是一种气节。

    “陛下,这个宋濂不懂事,臣去处理他。”曹谦德立刻说道,“让他知道自己什么身份。”

    李彦笑了笑道:“无妨,你不准去找他麻烦,朕事后自有安排。”

    李彦做事虽然足够粗暴,但在对待人才这方面,他从来不瞎几把乱搞,还自以为自己足够牛逼。

    一味用强权去压人才,最后引来的全是投机的废材。

    搞事业,拉拢真正的人才,一定要有耐心,把事情说清楚,把想法说清楚,把事业蓝图说清楚。

    说话间,众人已经走到里面。

    “陛下,目前我们已经有新的纺织机三千台。”陈凌汇报道,“如果是纺纱,意味着江宁商社一天可以纺织三千匹纱。当然,前提是原材料充足。”

    “至于纺丝绸,如果蚕丝充足,同样如此。”

    户部尚书公孙赞说道:“单说丝绸,一天三千匹,一个月九万匹,如果在大夏卖,一匹赚一两,一个月九万两,一年一百零八万两。我朝一年能收一千万两的税。”

    众大臣听到这些数字不由得感到震惊。

    仅仅是开一个江宁商社,就能增加国库10的收入,这是非常恐怖的。

    但李彦说道:“太少了,现在前线的军费加抚恤金的缺口巨大。”

    说着,他看向公孙赞。

    公孙赞说道:“秦州战死30万人,正规军抚恤金一人60两,预备役抚恤金一人30两,一共1000万两抚恤金。目前又招募到总兵力有20万,每个月40万两的军费开支,算上其他的,一个月要50万两。”

    李彦仔细听着这些数字。

    秦州一个月50万两军费,这个军费跟明末辽东军费很接近。

    明末辽东在整顿之前,一年大概六百多万两,秦州一年600万两。

    如果算上军备、军粮,在军备不做大的补充的情况下,一年是700万两。

    两者虽然接近,但不是一回事,辽东大部分钱用到筑造城池和臃肿的后勤。

    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