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朕忙着一统,没心思做舔狗 > 第119章 朕的暴君名声竟震动天下?(2/4)
他也在思考一个问题,于是将王元吉唤来:“朕除了皇后以外,似乎没有别的妃子了?”

    “是的,陛下您没有纳妃。”

    这怎么行!

    前身他爹那么厉害,结果病死后,交给了前身,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这充分说明了皇帝多生点孩子的重要性,否则到时候选的都得选。

    看出皇帝的想法,王元吉主动说道:“陛下若是想要纳妃,可以从勋贵、公卿、大臣家中选便是,陛下的确应该多纳一些妃子。”

    “哪个勋贵或大臣合适呢?”李彦继续问道。

    “奴婢也不知道。”王元吉尴尬地笑了笑。

    看来关于选妃这件事,还得慢慢来。

    不多时,刘文静来了。

    “陛下,仇耀先要见您。”

    “不见,这些人,走完流程就砍了,留着浪费粮食。”李彦提着笔在写什么。

    “他说有重要的情况要告知陛下。”

    “他能有什么重要的情况?”李彦摆了摆手,“你不要被他骗了,倒是他家里,仔细找,把每一两银子都给朕找出来。”

    “说是关于潜伏在江宁城的魏国细作。”

    “走!去见见他!”

    刘文静:“……”

    李彦刚走出御花园,公孙赞急匆匆赶来:“陛下,大事不好了。”

    “何事慌张?”

    “苏州局势有变,姑苏、武康,两郡十三县,全反了!”

    他此话一出,刘文静在一边顿时面色陡变,震惊道:“这怎么可能,苏州之地,历来是政商通达之地,人们乐于经商,怎么会反?”

    “臣打探到的消息,陛下上个月一口气将数名高官下狱,消息传到苏州,传着传着,就变成了陛下残害忠良。”

    “这是地方官的失职!”刘文静大怒,“邸报缘由难道没写清楚吗?文案和武案是干什么吃的!”

    (武案就是评书人,文案是专门讲解圣谕的人。这个与中国古代一样。)

    这一套是朝廷对民间的舆论通道,上传下达,下达到郡县后,就由这两类人开始普及。

    公孙赞苦笑道:“苏州刺史和姑苏太守全反了,文案和武案们迷迷糊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