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朕忙着一统,没心思做舔狗 > 第154章 朕来苏州只为一件事:公平!(2/4)
道:“新政发布后,苏常两州许多地主在卖田,现在田的价格降了很多,应该是这方面的矛盾。”

    张申道:“他签契约了,白纸黑字。”

    “没有,那些是你们伪造的!”

    “签了,上面有他的名字。”

    “对字迹!对字迹!”刘三高呼道。

    “有你的名字就行。”

    “我不服,这是伪造的!”

    张申却不想跟刘三继续对话,转身笑呵呵看着李彦道:“敢问郎君大名?”

    “我家郎君的名讳不是谁都能知道的。”刘文静说道。

    “是是,张家在新安郡也是有名的,我们家郎君在姑苏学院求学,师出当今有名的大儒,王儒王老夫子。在下观郎君英俊非凡,必然也出自名门,我们张家可以为郎君做个引荐信,也是可以的。”

    刘文静在李彦耳边继续小声说道:“苏常虽无世家大族,但地方上的乡绅名流相互往来,相互引荐,博取清名,方便被地方衙门引荐,进入官场,这引荐的人越多,越出名,进入官场的概率越大,升迁越快。”

    李彦心下了然,这就是世家大族不存在后,科举尚未扩招的结果。

    科举没有扩招,但地方上有钱家族花大价钱培养自己的儿子,通过科举无法入仕,那就通过推荐入仕。

    推荐这个东西是小范围的,不是百信一人一票的投,而是地方有名望的人的推荐信。

    这名望是怎么来的呢?

    花钱买的!

    例如花钱修路、修桥,受灾的时候,布施粮食。

    久而久之,地方乡绅,在地方百姓心中地位非常高。

    所以,有皇权不下县,县下惟宗族,宗族皆自治的说法。

    意思是,皇帝的权力是很难直接发号到县以下的乡里的,那里都是宗族各自治理。

    宗族里面的话事人,都是地方上有名望的乡绅。

    现在李彦遇到的就是此地有名望的乡绅家里的护院。

    他说的推荐信,实际上就是乡绅之间的社会关系通行证。

    在洪州和荆州那些世家林立的地方,也流行着这些。

    毕竟官方的人才通道不完善,社会就会依赖这一种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