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汉兵王 > 第135章 唯有真诚,能换人心(3/5)
么传令,要么让人送牛羊、草料。我们等在半路上,拦截传令兵或者押运的人,让他们不得安生。如果有机会,就冲进后营,一把火烧了这些草料、牛羊,到时候看右大将撤还是不撤。”

    赵延年觉得有理。

    论作战,还是张威有经验。

    他们退到远处,守在右大将的中军和后营之间,耐心地等待小股的匈奴人。

    这时候,韩文的作用得到了体现。

    他让赵延年和张威放心的休息,他负责守夜,同时喂马、做饭。

    赵延年也不客气。

    既然韩文跟着出来了,将来还要分他功劳,他就应该发挥作用。

    总不能白蹭。

    就算他愿意,张威也不愿意。

    韩文身为七尺男儿,也不愿意白拿功劳,将来传出去让人笑话。

    有韩文分担这些杂务,赵延年可以抽出时间放松,站桩,练习武艺。

    从拳脚到刀、矛,再到射艺,一样不落地练一遍。

    时间不一定多,但每天练习,形成惯性,有利于维持状态。

    张威也没闲着,一个人坐在一旁,盘算了一下白天遇到的情况,与赵延年、韩文商量,对有些可能错过的信息进行完善、补充,去除一些意义不大的信息,从中提炼值得关注的疑点。

    忙完这一切,他看赵延年习武。

    很快,他就发现一个问题。

    赵延年的招数并没什么新鲜的,几乎每一招他都会,甚至他还有更精妙的。

    等赵延年练完,一起吃饭的时候,他提出了自己的疑问,最后说道:“老弟,我知道不该问,如果不方便说,你也不要说。我就是好奇,这就是你每天练的全部内容?”

    赵延年一点也不奇怪。

    张威说得很婉转,其实是怀疑他故意藏拙,不肯在他们面前演示真正的绝招。

    可是他想错了,他练的从来不是招,而是功。

    “就武艺而言,有两句俗语,听起来很直白,却是真正的秘诀。”赵延年一边吃着韩文准备的干粮,一边说道:“一句是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一句是一力降十会。当然,对我来说,最后一句要稍微改一改,将力改成功,一功降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