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汉兵王 > 第125章 远方消息(2/4)
法证明那颗首级的身份,实际是大打折扣的。

    这算是他们回归汉朝后第一个教训。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他们要王塞长帮忙解决身份问题,自然要付出代价。

    赵破奴愤愤不平,他却很平静。

    说实在的,茹林并不是他杀掉的匈奴贵人中最值钱的一个。

    匈奴那么多贵人,以后再杀就是了。

    大丈夫能屈能伸,不必因为眼前的一点利益斤斤计较,愁肠百结。

    有这时间,不如练练拳,或者学几个字。

    当然,适当的时候亮一亮肌肉,也有利于同事之间加深感情,和睦相处。

    比如接风宴上的表演。

    赵破奴一鸣惊人,得到了王塞长的另眼相看。

    第二天一早,他们又多领了一套冬衣。

    ——

    一晃,便是三月。

    这一年是元朔三年。

    到了高阙塞,赵延年才知道具体的年份,虽然他也记不清元朔三年又是哪一年。

    总比草原上好一点。

    在草原三年,他只知道春夏秋冬,不知道哪一年。

    脱下厚重的冬衣的那一刻,所有人都很轻松,就像背在身上很久的一块大石头总算落了地。

    “又多活了一年。”老书佐李旦检查完赵延年的习字课,露出由衷的笑意。“你要多用功,多认点字,将来遇到真正的老师,才能学经。字都不认识,谁肯教你?”

    “老师说得对。”赵延年说着,递过一个精致的小酒壶。

    李旦无儿无女,也没别的嗜好,就是喜欢喝两口。量不大,就是每过一会儿就得嘬一口,要不然就浑身难受。

    这小酒壶是赵延年休沐时,去临河县买的,装一壶,正好能让李旦喝一天。

    “你小子,又乱花钱。”李旦埋怨着,将酒壶收了起来。“多少钱,回头我给你。”

    “没几个钱。老师,最近京师有消息来吗?”

    “没。”李旦摇摇头,瞅了赵延年一眼。“就算京师有消息,也传不到高阙塞来,除非卫将军又要出征,要征调勇士。我跟你说,那可不是什么好消息。就算打赢了,受赏的也是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