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汉兵王 > 第134章 为何而战?(1/5)
    匈奴百夫长直到傍晚,才知道安排在东坡的部下已经全军覆没,无一生还。

    现场没看到敌人,但整齐平滑的刀口,以及一击必杀的手段,确凿无疑的说明了他们们的对手是谁。

    一想到赵延年就在附近,百夫长吓出一身冷汗,立刻下令撤退。

    而且一撤就撤回了大营。

    被这样一个杀神盯着,他别说睡觉了,想想都觉得害怕。

    他的动作是如此之快,以至于赵延年都没做好准备。刚想去营地伏击,却发现百夫长根本没回营地,直接跑了。

    赵延年一手挽缰,一手提矛,站在山坡上,看着远处的匈奴人留下的烟尘,一声叹息。

    果然是只要跑得快,就没人追得上匈奴人。

    逃跑,他们是专业的。

    所以战法保守的李广百战无功,只有敢于奔袭,擅长奔袭的卫青、霍去病才能建功。

    事发突然,赵延年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

    是追,还是不追?

    考虑了一番后,赵延年决定趁匈奴人逃之夭夭的机会,先回平虏燧看看。

    张威等人热情的欢迎了他,准备了热腾腾的饭菜。

    虽然没能如愿拿回一颗百夫长的首级,但一天一夜,斩获十七颗首级,已经足以证明赵延年的诚意。况且以他那鬼神莫测的身手,真想进燧,也没人拦得住他。

    “你在燧里好好睡一觉,明天再说。”张威主动说道。

    赵延年摇摇头。“右大将很狡猾,说不定会半夜进攻,我还是在外面好一点。”赵延年一边吃饭,一边说道:“张兄,你们要做好撤退的准备。只要右大将决心进攻,平虏燧是守不住的。”

    张威郑重地点点头。“既然如此,那就别等了,今天夜里就走。”

    作为燧长,他明白当前的形势。

    正如赵延年所言,平虏燧的兵力太少了,挡不住匈奴人的进攻。

    平虏燧的意义就是提供预警,为高阙塞提供准备的时间,而不是阻挡匈奴人的主力。

    这一点,燧里的每一个人都清楚。

    要想守住平虏燧,等到匈奴人撤退,无异于痴心妄想。

    现在,他们的任务已经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