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勇母亲,也坐到了傅磊的对面。
傅磊把这两天的情况,告诉了大勇母亲。
大勇母亲沉默了一会儿,才说道:“只要能留下大勇的一条命,就知足了。”
傅磊想起来,周飞渡说的,这种情况,属于激情杀人,不会判的太严重。
最多也就是,十年、八年的。
也不知道是安慰的话,还是真的会这样。
还有青云道长说的话,也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意思?
傅磊犹豫了一下,把那天出事后,青云道长出现过。
还有说的话,告诉了大勇母亲。
大勇母亲,很信任道长,也很相信道长。
大勇母亲听完,半天没有说话,好像是陷入了遥远的回忆。
过了好一会儿,才惋惜的说道:“那天他没有来家里,不知道为什么?”
破烂不堪的大门,空荡荡的院子。
老旧的红砖房子里,昏暗的灯光下,坐着一老一少。
年轻人是傅磊,老年人,是大勇的母亲。
大勇的母亲,在娓娓的讲述着,遥远的过去。
大勇一家,老家在关内,解放前,到处都是烽火遍地,大勇的爷爷,也参加了队伍。
后来在一场混战中,受了伤,就离开了队伍。
带着一家老小,到了关外,投奔远方的堂叔。
堂叔住的地方,徐家是大户,整个村子,几乎都姓徐。
那时,大勇的父亲,还小。
等大勇的父亲长大后,徐家的人,已经不再是从前的人丁兴旺了。
好多人,都在战场上阵亡了,或者走后再无消息。
大勇的爷爷,看到大勇父亲,一天天长大,就这一个儿子,怕被拉去打仗。
就一家老小,离开了那里。
大勇的爷爷,想一直向北,到偏远的,没有打仗的地方,但徐家,有个祖训。
徐家一直流传着,徐家人,不北行,出了北关,魂魄不还。
来到了晋西,就停了下来,不再敢往北去了,再往北,就快到北关了。
那时,已经是解放的前夕了。
到了晋西,这里也打过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