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芒,显然,盛王的话,已经触动了他们。
他并非只是空谈理论,而是以实际案例为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新式军事理念的优势。
他甚至当场演示了一些简单的战术动作,让这些久经沙场的将领们,也看得眼花缭乱,啧啧称奇。
哥舒翰听得格外认真,时不时点头赞许。
其他将领的态度也逐渐发生了变化,从最初的嘲讽和不屑,变成了好奇和思考。
然而,就在李豪的军事理念逐渐被军方接受的时候,朝堂上的风向却发生了转变。
张九龄等保守派大臣,对盛王的举动极为不满,他们认为盛王的军事理念过于激进,会破坏大唐的稳定。
朝堂之上,暗流涌动,一场针对盛王的无形风暴正在酝酿。
那些平日里道貌岸然的文臣们,此刻却像一群嗅到血腥味的鬣狗,纷纷撕下伪善面具,露出了狰狞獠牙。
他们接连不断地上奏,奏折如雪片般飞向龙案,每一份都饱含着对盛王的恶意中伤与无端指责。
“陛下!盛王此人,仗着些许功劳,便目无王法,私自传播兵法,其心可诛啊!”
一位老臣颤巍巍地站出来,声泪俱下,仿佛盛王是什么十恶不赦的罪人。
“是啊,陛下!军中将士,本应只知忠君报国,如今却被盛王那些歪理邪说蛊惑,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啊!”
另一位大臣紧随其后,义愤填膺地附和道,眼中闪烁着阴冷的光芒。
他们口口声声说着为国为民,实则却是为了维护自己摇摇欲坠的权势地位。
盛王的军事理念,如同一把锋利的匕首,狠狠地刺痛了他们那颗早已腐朽不堪的心。
那些陈旧迂腐的兵法,在李豪新颖独到见解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不堪一击。
这让他们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慌和不安。
他们害怕,害怕盛王会取代他们,成为军中新的领袖;
他们更害怕,害怕自己苦心经营多年权势,会因此毁于一旦。
于是,他们开始疯狂地反扑,试图将盛王扼杀在摇篮之中。
“陛下,臣听闻,盛王近日频繁与军中将领接触,恐有不臣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