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胁那名小报记者的是你?”乔良一脸惊诧,有些难以置信。
“你是怎么威胁他的?他为什么又会听你的?”乔芳萍也是微微一惊,随即兴致盎然地刨根问底。
欧阳志远只好硬着头皮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大概讲了一遍,“我也是担心杨书记和张市长被那个记者搞得下不了台,全市上下对这次招商引资大会给寄予厚望,这是一次展示南州发展成果,提升南州形象的大会,作为我们宣传系统和报社,也为这次大会做了大量工作,付出了很多汗水,自然不希望大会搞砸,更不希望南州对形象受到诋毁……”
欧阳志远知道,自己这个办法固然最终化解了这场事关南州形象的危机,但毕竟不是一个光明磊落的好办法,反而会给自己打上一个喜欢搞小动作和邪门歪道的标签,所以一番极力解释后,尴尬地笑了笑。
但乔良和乔芳萍听完欧阳志远的解释后,非但没有任何瞧不起他这个行为的意思,反而对欧阳志远的随机应变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赞不绝口,“欧阳,你这次可是替杨书记和张市长解了燃眉之忧,完美的化解了这场危机啊!”
“这次多亏了志远,如果不是他阻止,我想那名小报记者肯定还会提一些更刁钻的问题,也不会最后给出正面评价的。”乔芳萍眼神中充满了赏识,再一次为自己能把欧阳志远招致麾下而感到庆幸。
对于一名领导干部来说,如果有一名得力的干将辅佐,工作起来会事半功倍,让自己省心不少。欧阳志远转眼就来报社快满一年,作为分管报社工作的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尽管社长秦剑锋去燕京学习结束后又被临时抽调在燕京工作,但一年来,欧阳志远却始终能在焦友军千方百计的刁难下,把报社办公室的工作搞得有条不紊,并且能圆满完成部里临时交代的各种急难险重的任务,的的确确让乔芳萍这个上级领导省了不少心。
乔良也是毫不掩饰对欧阳志远的欣赏,“如果杨书记知道这件事是你摆平的,一定会给你记上大大一功!”
欧阳志远谦虚地笑道,“作为南洲广大党员干部的一份子,为南州的发展破坚除冰,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乔良笑道,“如果我们南州的干部都有你这样的政治觉悟,我们何愁不能发展?”
而此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