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计划的方方面面内容,陆远全都写在文件里边。
周泰岳哭笑不得地打趣道:“陆远同志,我看如果资金到位,其他的问题根本难不倒你,这份文件岂只是一份报告文件,我看更像是项目的全面建设计划。”
陆远笑道:“我这也是搭个顺风车,就算不写这份报告,水电站迟早也要给我们村拉工业电。”
“哦……为什么,对对对,确实是这样。”
周泰岳恍然大悟,自己真是老糊涂。
不久之后。
周泰岳将带领大批农业技术员,前往陆家庄进行农业科学研究。
研究设备中的一部分需要使用电力。
以目前陆家庄的电力供应情况,肯定满足不了科研用电需求。
这个时候,周泰岳和农科院必然会协调更多的电力供应。
陆家庄几十公里外是一座大型的国有煤矿,水电站之所以修建在两地中间,也是为了保证矿山的工业用电。
连带着陆家庄占了点便宜,成为最早通电,用上电灯的村庄。
陆远说道:“周副院长,您还有别的问题吗?要是有的话,您一块说出来,我现在就给您解答。”
周泰岳给自己点上了一支烟。
方方面面的问题,陆远几乎全都考虑到了。
虽然不清楚陆远是从哪里得到的帮助,弄出了机械改造的具体方案,不过既然能以报告的形式交给自己,证明方案肯定是有一定的可实施性。
如此看来,后面几个问题也就没必要再问下去了。
“陆远同志,这两天你就住在农科院下属的招待所,有什么事情也方便及时过来参与讨论。”
周泰岳决定马上将这份报告拿给老搭档郭天平。
明天召开会议,讨论资金拨付的问题。
资金的多与少,主要看会议的讨论结果。
天底下没有白吃的午餐,农科院也要得到一些保证。
亲自将陆远送到农科院招待所,周泰岳不动声色地说道:“陆远同志。九千块钱不是一笔小数目,院里需要说服同志们,同意向你们提供这笔钱,那个……”
“周副院长,您的意思我明白,饲料技术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