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朱雄英不当孝子贤孙 > 第111章 凤阳花鼓为何天下闻名(2/3)
而牺牲淮河中游利益,也使凤阳灾荒加重。

    “洪武皇上不是给凤阳免除很久的赋税吗?而且不是立为陵户,世代优待吗?而且凤阳不是有大规模强制移民吗?

    咱如果没记错的话,仅洪武七年,就从江南迁徙来了十四万人,凤阳怎么会是这么个地方呢?”

    朱元璋疑惑。

    这妇人问道,“老哥,你在外地,可曾听说凤阳花鼓?”

    “那谁不知道,凤阳花鼓天下闻名。”朱元璋说道。

    妇人再问,“那你可知凤阳花鼓如何天下闻名的?”

    朱元璋愣了愣,“名气大?”

    妇人摇了摇头,“不,凤阳花鼓之所以天下闻名,便是因为随着凤阳大批逃荒的人,才传遍的大江南北。”

    朱元璋闻言,震惊的后退了两步。

    “什……什么?”

    妇人说道,“一看你就不知道,咱们凤阳现在大户人家卖骡马,小户人家卖儿郎,奴家没有儿郎卖,身背花鼓走四方,这也是为什么凤阳花鼓天下闻名。”

    这时候,妇人身后走来了个大约六七岁的孩子,手上拿着两个窝窝头。

    “娘,拿来了。”

    妇人接过,放在了朱元璋碗里,“大哥,你们那也受灾了吧,大家伙日子都不好过,挨挨就过去了,吃吧。”

    朱元璋看着碗里的两个窝头,一时间语塞。

    “爹。”朱标拉了拉朱元璋的手臂,朱元璋这才回过神来。

    朱元璋分了个窝头给朱标,“大妹子,你丈夫呢?家里就你们母子俩吗?”

    妇人闻言,眼中落寞之情更甚。

    “我本住江南水乡,就是移民过来的,移民的第三年,水灾一至,父母俱亡,兄长参军报国,战死沙场,丈夫是个孤儿,早年参军,前年洪武十三年随军参加北伐,战死沙场,家中就我们母子了。”

    妇人将儿子揽入怀中,朱标听着这话,心中很不是滋味。

    参加北伐战死的……

    朱元璋把碗中另一个窝头还了回去,“大妹子,你们家肯定也不好过,这一个你拿回去吧。”

    妇人拒绝道,“唉,再不好过日子也要过,多这一个窝头也吃不饱,少这一个窝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