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 > 第44章 皇上和太子又不见了?(2/3)
十二位,这其中如果没有问题,我脑袋砍了给诸位当板凳!”

    “对啊,大明难道只有半边天下吗?”

    “嘘,这话可不兴说,要砍头的!”

    “不,我就是要说,砍头我也要说,大明首届恩科徇私舞弊,取仕不公!”

    “不错,我这就去击鸣冤鼓,可有壮士跟我一起?”

    “我们一起去,朝廷不给个说法,誓不罢休……”

    “……”

    放榜处,此刻俨然已经乱作一团,学子们成群结队的前往午门击鸣冤鼓,围观的群众议论纷纷……

    放榜处对面的茶馆二楼包间里。

    胡惟庸看着眼前混乱起来的场面,眼中闪过一抹笑意。

    这一切背后的推手正是他。

    起初,他也没有注意到此次恩科存在南北取仕比例悬殊这样的问题,毕竟这其中也有北方学子上榜,没有人会去特别注意考生籍贯这个问题。

    皇上当时在问宋濂这个问题的时候,李善长就在场。

    回来后,李善长与之闲聊时随口提了一句,胡惟庸自然是心领神会。

    上次李善长说他上位宰相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但最后事实却给了他们两个一记响亮的耳光。

    胡惟庸没有上位,甚至李善长都没能告老还乡,仍旧占着宰相这个位置。

    胡惟庸和李善长思来想去,最有可能的就是浙东党人在搞鬼,特别是那个刘伯温。

    特别是最近,刘基不知道使了什么手段,让皇上和他走得很近,已经好几次一起出宫,不知道去什么地方。

    他们听闻,皇上也问过刘伯温的意见,刘伯温的回答是,“譬之驾,惧其偾辕也。”

    也就是说,胡惟庸就像是一匹难以驯服的野马,一旦他得势,早晚要出问题。

    而按照历史原来的轨迹,刘伯温也是被胡惟庸毒死的。

    事实上,淮西党和浙东党从立国之初就存在斗争。

    淮西党主要以武将为主,大都跟着朱元璋征战天下,而李善长与胡惟庸是其中少有的文臣,浙东党则是以文臣为主,因为打仗需要武将,而治理国家则需要的是文臣,浙东多士大夫,所以浙东党顺理成章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