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 > 第92章 党争(1/4)
    “这话怎么说?”

    朱元璋看着朱辰,聚精会神。

    朱辰道:“我们一个个说,先说洪武三十年的南北榜大案,在洪武三十年二月,翰林学士刘三吾和王府纪善白信蹈主持丁丑科殿试。发榜后,一共五十一名考生被录取,然而被录取的竟全部为南方学子,无一北方学子入选。”

    “这样罕见的南北方差异,在历朝历代的科举中第一次出现,如果你是北方学子,你会甘愿吗?”

    朱元璋摇了摇头:“当然不会。”

    别说是没有一个北方学子入选了,就是去年的那届恩科,南北方学子录取人数上有较大差异,就已经被有心之人利用,从而闹出了不小的事端。

    朱辰又问:“那你觉得,这当中是有徇私舞弊的情况吗?”

    对于这个问题,朱元璋也有认真思考过。

    难道真的有人敢如此胆大包天,在朝野上下都关注着的科举上动手脚?

    就算有,也不可能蠢到不让一个北方学子上榜,因为那样必然会引发北方学子的不满,从而导致朝廷的严查。

    “咱以为,南方历来富庶,受战争的影响较小,而且多爱吟诗作赋,读书人扎堆,水平也越来越高。而北方常年战乱,五代以来,先失幽云,靖康之变,再失两河,崖山之后,中土尽陷,虽然大明恢复了山河,但想要一下子将北方往文教的底蕴拉到和南方一个水平,那是不可能的。”

    “南北方学子水平的差异定然是存在的,但是也不排除有人从中作梗。”

    “因为前面多次科举考试均是南方录取人数远远大于北方,这就意味着在朝为官的以南方人为主,他们排斥北方学子,也不足为奇。”

    对于朱元璋的分析,朱辰点头表示认可。

    如果是以前,朱辰也许会诧异,但是现在坐在他对面的可是朱元璋,南北榜事件虽然他还没有亲历,但他审视这个问题绝对不会流于表面。

    因为后来的他,可以说几近完美的解决了这一场震惊朝野的科举大案,甚至对后世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朱辰道:“南北榜案发生后,朱元璋成立调查小组严查,但复阅后的北方学子试卷确实文理不佳,有些甚至犯禁忌之语,有人上告称考官故意以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