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这么一口大锅轰然扣了下来,刚刚站出来反对的臣子们顿时一阵心惊胆颤。
为首的李善长只好硬着头皮,再次站出来辩解道:“皇上,臣不是那个意思,臣的意思是说,科举是为朝廷选拔人才的,考核那些知识不合适。”
“呵——”
朱元璋轻笑一声,道:“怎么不合适?是因为这些民生知识低贱吗?”
“你们天天挂在嘴边,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怎么,一到选取进士了,考核民生的知识就不合适了?民生的知识就成最贱的了?你们读书人的标准倒是灵活得很呐,呵呵——”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面对皇上赤裸裸的嘲讽,刚刚还附议反对的官员们,脸色不由得一阵青一阵白。
牵头的李善长更甚。
现在他甚至被朱元璋三言两语推到了百姓的对立面。
水可载舟,亦可覆灭舟。
一个帝王尚且如此,更何况他一个臣子?
他本是小心之人,但是今天皇上提出来的分科实在是太离谱,这才让他忍不住站了出来。
没想到一站出来就直接踩了大雷。
他自认为了解皇上,以前的皇上想要的是,将天下知识分子的思想集于一统,从而让自己的江山能够永固,对于那些儒家经典之外的新奇之说很是厌恶,对于工商更是一味打压,商人考学、当官,都会受到限制,怎么现在突然反过来了?
皇上究竟是怎么了?
不管怎么了,现在皇上站在天下百姓那一边,就是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怎么说他都是立于不败之地。
再说下去,此事恐怕难以善了。
果然。
朱元璋震怒道:“唐朝白公有诗曰:‘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再瞧瞧你们一个个,除了满口的圣贤之书,满口的为国为民,你们又有何功德去轻视农桑,轻视民生?咱看你们还没一个老农有用!”
这下,李善长连忙拜倒:“皇上所言甚是,臣,错了!”
能屈能伸方为大丈夫。
李善长的光速滑跪,其他臣子也是连忙有样学样的拜倒,有真心愧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