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 > 第106章 再次震惊(1/4)
    绩效考核,这在后世是再常见不过的了,无论是政府单位,还是企业事业单位都有在运用。

    其实,绩效考核制度脱胎于西方的文官管理制度。

    在英国实行文官制度的初期,由于文官的晋级主要看资历,所以,这就造成了文官的工作不分优劣,所有的文官一起升职加薪的局面,这使得文官队伍的急剧膨胀,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福利待遇畸高等问题凸现出来。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这样的文官体系显然不能够满足国家管理的需要。

    于是,英国文官制度开始改革。

    注重表现、看才能的录用以及考核制度应运而生。

    录用制度参考了华夏的科举制度,其实就是先前朱辰跟朱元璋说过的改良过的科举,更加注重专业知识的考核。

    而考核制度更是与早它两百年的张居正的考成法不谋而合。

    英国人取长补短,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文官制度。

    这套文官制度,使得英国文官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并且大大提高了政府行政管理的科学性,以及增强了政府的廉洁与效能。

    英国文官考核制度的成功实行为其他国家提供了经验和榜样,其他国家纷纷借鉴与效仿,形成各种各样的文官考核制度。

    这种制度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把工作实绩作 为考核的最重要的内容,同时对德、能、勤、绩进行全面考察,并根据工作实绩的优劣决定政府工作人员的奖惩和晋升。

    实践证明,考核是文官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提高政府工作效率的中心环节。各级政府机关通过对文官的考核,有利于依法对文官进行管理,优胜劣汰,有利于百姓对文官必要的监督。

    朱辰可以说将西方文官制度中的核心部分给朱元璋提取出来了。

    对于这个后世被证明过相当成功的文官管理制度,朱元璋朱标刘基三人自然是越想就越能感受到其中的合理之处。

    严打贪腐固然能够打击贪腐,但是打击贪腐的同时,也有可能打击掉官员的积极性,有些官他不贪,也没什么野心,天天就尸位素餐,拈轻怕重,得过且过。

    总之一句话,不求无功但求无过。

    这样的老油子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