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给朱樉的那些书籍,其实很大部分都是这些股东找人研究的。
眼前浩大的生产场景,绝非一人之功。
朱元璋心中当然明白,同时他也感叹,朱辰的股份制合作之法的精妙。
“父皇,要不要去看一看蜂窝煤的生产?”
“看,当然要看。”
朱樉带着朱元璋马皇后往另外一个生产基地而去。
沿途,是一座接着一座,堆得像小山一样的黑乎乎煤炭。
朱樉在一旁给朱元璋讲解,说这些都是按照书籍中标准进行分类好了的煤炭,适合做蜂窝煤的都被送到了前方的厂房里。
前方宽敞通透的厂房里。
又是上千工人正在热火朝天的生产。
将合适的煤炭打碎成粉末状之后,再与一定比例的粘土锯末等加水进行充分的混合,然后再用一个铁制的制煤器往里一按,一个煤饼就出来了。
然后将成型的煤饼放到平整的地方晾晒三到五天,充分干燥之后,便可得到成品蜂窝煤。
制作流程并不复杂,而且制作的速度也很快。
上千工人工艺娴熟,紧张而又有序,一天就能够生产出很多的蜂窝煤。
“老乡,来这里干活感觉怎么样?辛不辛苦?”
朱元璋来到一个老汉的身旁,微笑问道。
老汉停下手中的工作,虽然不能一眼就看出对方是皇上,但见这么多人跟着,也知道对方是大领导,连忙回道:“不辛苦不辛苦,能够来到矿区干活,是咱的福分!”
朱元璋又问:“这话怎么说?”
老汉回道:“咱家家里没地了,一大家子都是给别人种地,光景好的时候还能吃一口饱饭,光景不好的时候,一大家子都得饿肚子。”
“现在好了,咱在这里做煤球,咱儿子在前面的矿坑挖煤,咱老婆子和儿媳在膳堂那边帮活,一大家子都有活干,每天干活就有饱饭吃,月底还能有银子,你说好不好?是不是咱的福分?”
“哎呀,都是托了洪武皇帝的福,生活是越来越好啦!”
老汉的话,让朱元璋听得眉开眼笑。
一个统治者最喜欢听到的话是什么?不是文武百官的拍马屁,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