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等到了下面,可要好好的陪着他了。
林四海当然也是遵从了母亲的遗愿,将赵静婉的骨灰撒在了黄洋界哨口那一带。
等到所有的事情处理完了,林四海在冷锋这里住了有小半个月后,也带着一大家子回燕京去了。
至此,冷锋和余顺师徒俩,又像回到了6年前的日子,一个老人教,一个孩子学。但有一点不同的是,老人更老了,垂垂老矣的冷锋再也站不起来了,6年前还能拄着拐棍走来走去的他,现在已经离不开轮椅了。
而6年前的稚童余顺,现在已经到了正冠之年,当初的儿童现今已然是一副小大人模样,常年的习武锻炼,使得余顺身姿特别挺拔,充足的营养使得他的身高已经接近1米6了,走到外面去,不告诉具体年龄,说他十四五岁了也不过分。
余顺也打了电话给陈书芬,跟她说抱歉,说最近这几年他都要好好陪师父冷锋,就不出去接工作了,第2张专辑录制的计划就此搁浅。
但余顺在庐陵老家可以接一些写歌的业务,如果有陈书芬推脱不过的人,要找余顺写歌的,还是可以写一些的。
早已见识了大城市中的车水马龙、喧嚣嘈杂以及那无尽的繁华景象,如今重新回归到这般宁静祥和、质朴纯真且毫无浮华之气的生活里,余顺心中竟然没有产生一丝一毫的不适感。相反地,他的心境仿佛经历了一场奇妙的升华之旅,变得愈发澄澈和通透起来。
自从回到这片宁静之地后,余顺练功时就如有神助般,进展神速。曾经那些让他感到棘手和难以驾驭的刀枪棍棒等各类兵器,此刻在他手中却犹如被赋予了生命一般,运用自如,随心所欲。无论是长枪的凌厉穿刺,还是短刀的灵活翻飞;无论是棍棒的刚猛挥舞,还是剑器的飘逸灵动,他都能够操控得游刃有余,如同指使自己的手指一样轻松自然。
这种突如其来的变化令余顺惊喜不已,而这一切似乎都得益于他内心深处那份对宁静与平和的向往和追求。在这个远离尘嚣的世界里,他终于找到了真正属于自己的节奏和状态,从而得以将自身的武艺修炼推向一个全新的高度。
清晨,早早练完一套拳的余顺此时正站立不动,像个木雕一般。
但如果走近一看,细心的人会发现余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