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苏这边正在加紧收拾行李,准备要出发了,而天幕,依旧在有条不紊的播放着。
【而乌氏族除却乌氏倮外,也出现了许多在历史上留下名字的人物,只是可能相较而言,如果不去专门研究这方面或者对这方面感兴趣,又不上历史课本的话,知道的人不会特别多。
毕竟大秦离我们实在太遥远了,几千年的沟壑,足够磨灭许多在当时声名显赫或功绩匪浅的人的名字。
例如乌氏曙,乌氏倮之后的下一任乌氏族族长。
听名字,曙、曙光的曙,就能知晓为她取名的人对她赋予的重望吧——忘了说了,乌氏族是大秦那会儿少有的母系氏族,族长都是女性。
乌氏曙就是乌氏倮的女儿里最有本事的那个,她比秦二要大十岁,她也是最先响应与站队秦二的乌氏族人之一。毕竟是氏族嘛,人多,总难免会有心不齐或者犹豫不定的人在。
这就和巴氏一族的情况有些相似了。
巴清死后,巴氏由她儿子巴雁接手,巴雁是个守成的,要他更进一步发展或创新,他试了几次,次次都失败了,就只得老老实实守着母亲留下的产业。
直到秦二登位,巴雁的夫人、这位由巴清亲自挑选的女性,名字是王冬,很简单的名字,却在看清局势后,选择了站队秦二。
这一段是有在巴郡那带有记载的,虽然不曾记上正史,但野史记载也还算完整。
大家或许觉得王冬那么快的决定带巴氏站队秦二,是件十分任性与没缘由的事情,可是——
历史事件不得放到当时具体大环境里看呀,当时的大秦是什么情况?
秦二初登基,大刀阔斧下达了许多指令,民心、兵权、朝堂,样样就都已经在她掌握,甚至已经是主动派人去巴郡与巴氏交涉、不止是与巴氏交涉,也与其他地方的一些富商权贵们进行了友好的交流。
巴氏在当时有的选吗?没有。
但大家也都知道,人嘛,就是会有那种刀不落到自己身上,不会觉得痛的人。
除却巴氏外,就真有人在当时‘婉拒’了秦二的邀约、就是建立官商组织的那件事,然后没半个月,那家的各种肮脏事都被查了出来,当月月底,按例便被利索抄了家,看得其余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