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需好好调养。”
柳婉清却不以为意:“我这把老骨头,能为国家和百姓多做一点是一点。”
即便卧病在床,柳婉清仍心系着外面的世界。她让丫鬟们为她读来各种消息,了解百姓的生活状况。
“夫人,城外的农田今年丰收了,百姓们都欢天喜地呢。”
听到这些好消息,柳婉清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随着时间的推移,柳婉清的病情愈发严重。但她始终保持着乐观的态度,安慰着身边为她担忧的人。
“莫要悲伤,生老病死,人之常情。我这一生,能与夫君相伴,能为国家和百姓做些事情,已经无憾了。”
在一个宁静的夜晚,柳婉清缓缓闭上了双眼,结束了她传奇的一生。
京城百姓得知柳婉清离世的消息,无不悲痛万分。街道上挤满了为她送行的人群,哭声一片。
“柳夫人走了,她是我们的恩人啊!”
“愿柳夫人一路走好,在天堂安息。”
新皇亲自为柳婉清举行了隆重的葬礼,以表彰她为国家和百姓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柳婉清的事迹传遍了整个国家,成为了人们口中的美谈。许多父母以她为榜样教育子女,要心怀善良,为国为民。
在柳婉清离世后,她所倡导的慈善和公益事业并没有因此而停止。她的精神感染了无数人,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到帮助他人、建设国家的行列中。
一位年轻的书生在听闻柳婉清的故事后,深受感动。
“我要像柳夫人一样,用自己的知识和力量为百姓谋福祉。”从此,他刻苦读书,最终成为了一名出色的官员,为地方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偏远的乡村,一位农妇受到柳婉清的启发,带领村民们共同修建水利设施,改善了农田的灌溉条件,使大家过上了丰收富足的生活。
“柳夫人是我们的榜样,我们要向她学习。”
而那些曾经由柳婉清出资兴办的义学,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他们有的成为了学者,传播知识;有的成为了官员,清正廉洁,造福一方。
多年后,这个国家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下,变得更加繁荣富强。人们依然铭记着萧逸尘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