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与一些正直的大臣们在书房中商议对策。烛光下,他们的身影显得格外凝重。
“我们必须尽快兴修水利,从远处的河流引水灌溉农田。”一位大臣说道。
“同时,还要鼓励百姓开垦荒地,种植耐旱的作物。”另一位大臣补充道。
李轩点了点头,眉头紧锁:“这些方案都很好,但实施起来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我们还需要想办法筹集资金和物资。”
然而,这些方案却遭到了奸臣们的强烈反对。在朝堂上,双方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这些方案简直是异想天开,劳民伤财,根本不可行!”一位奸臣站出来,大声指责李轩等人的建议。
李轩毫不退缩,据理力争:“若此时不采取行动,旱灾只会越来越严重,百姓将永无宁日。我们不能因为害怕困难而无所作为。现在的付出是为了未来的收获,是为了拯救更多的生命和家园。”
“你这是危言耸听!”奸臣们纷纷附和。
双方僵持不下,气氛紧张到了极点。就在这时,边境传来了更加紧急的消息。敌军趁着李轩回京,国内局势动荡之际,再次集结了大量兵力,对边境发起了猛烈的攻击。边境的守军兵力薄弱,难以抵挡敌军的强大攻势,频频传来告急的文书。
皇帝得知这一消息后,大惊失色,紧急召集大臣们商议对策。皇宫内弥漫着紧张的气氛,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焦虑。
“如今边境危急,谁能领军出征,抵御敌军?”皇帝扫视着群臣,眼神中充满了期待和焦虑。
一时间,朝堂上鸦雀无声。大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无人敢应。他们深知此次出征任务艰巨,敌军来势汹汹,胜负难料。一旦战败,不仅会失去生命,还可能背负千古骂名。
李轩挺身而出,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沉默:“陛下,臣愿再次出征,保卫边境。”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在朝堂上回荡。
皇帝犹豫了一下,眼中闪过一丝担忧:“李爱卿,你刚刚归来,尚未休整,此去边境路途遥远,战况凶险,你可考虑清楚了?”
李轩抱拳行礼,坚定地说道:“陛下,国家危难之际,臣岂敢退缩。边境的百姓正遭受敌军的侵扰,身为臣子,当以保家卫国为己任。哪怕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