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这封信时,他还颇感惊喜。
然而对于信上内容,他并未太过上心。
只是草草一瞥,便将信置于抽屉,再未取出。
直至半个月前,华夏外交团来访,他才再次想起苏跃曾提及的约定。
“天哪……”
越想越心惊。
一个人怎能如此厉害!?
这怎么可能?
看着纸上的一字一句,那明显由不同字体书写的字迹,全先生愈发震撼。他从未小觑苏跃,尤其是苏跃刚到北朝时,他更是高度警惕,加强了戒备。
然而,一切事情都发生得如此自然。张家与崔家的内乱,张秀贤与崔林的猝死。
如今看来,这结果竟是自己一手促成。
造成如此动荡的罪魁祸首,竟是自己?
难怪自己之前对苏跃毫无戒备……这封信,才是一切的源头!他用了四个月的时间,让事情慢慢发酵,最终酿成如此局面……
看着那张纸,读着上面的文字,虽未直接提及崔灼与张秀贤,但其中的深意,却清晰地揭示了这一切。
那一刻,他的思绪猛然惊醒,若非如此,怎能凭空扶起一个张秀贤?
张秀贤的根基如此薄弱,却给了崔家父子可乘之机……
这个苏跃……
着实令人畏惧!
然而此刻,他反倒感到几分庆幸。
幸好自己未与苏跃为敌,否则自己的性命早已不保。
自己与崔灼的差别,仅在于自己的身份更为正当。可若崔灼坐在这个位置上,苏跃的计划同样能成功……
这不是玩笑,而是事实。
一旦自己身亡,即便北朝内部陷入动荡,苏跃提出的意见对民心的引导却具有空前的影响力!
即便崔灼登上宝座,只要苏跃计划得逞,他也能稳坐江山!
越想越让他后怕。
此刻,他甚至恍然大悟,为何苏跃最后要以崔林的身份命令继续进攻。
崇明宫越乱,人心越浮躁,自己就越会全力支持苏跃的计划!
想到这些,他心中更加震撼。
“这……就是苏跃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