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兰是个细心的人,她懂得闲里备下急时用的道理。
自从进入这山里锻炼、休闲、游乐以来,在她经常路过的地方,她已经选择了许多依山傍水,天然的躲风避雨的所在。有些也已经为她挡风遮雨了许多次,大受其益。
今天遇到的这个长长的帽檐似的探出来的岩洞很大,足足可以容纳几十人。这是不多得的。
古兰进去看了看,底板很光滑,顶部很干爽。半敞着口的洞不是很深,大约四五米的样子。
再过来时花些功夫选些石块摆上,来来往往的人进来坐一下,休息休息也是好的。
今天来不及了,赶路要紧。古兰这样想。
进来一会儿了,眼睛已经适应了了里边暗暗的光线,临走又打量了一眼这个天然的避风港,古兰的眼前一亮。
她又往里走了两步,仔细分辨了一下。
她没有看错,紧紧贴着岩壁立着的,真是一尊观音像。
那是一尊足有半人高的、细磁做的、制作精美、服饰艳丽、表情生动的观世音菩萨塑像。
从磁的光洁度上判断,这尊像应该有许多岁月了。
但是从塑像的神态和风采上看,依然栩栩如生、熠熠生辉、活灵活现的跟新的一样。
古兰很喜欢,也很奇怪。
这么一尊受人尊敬、令人爱戴的、寄托着人类人生无限期待的菩萨塑像,怎么会被人安放在这里。
她之所以认为是安放而不认为是遗弃,是觉得这塑像所立的位置还是恭恭敬敬的。
再说,对这么一尊大慈大悲的菩萨是不会、也不能遭到遗弃的。不然的话,就是丧天良,会遭天谴的。
古兰想起在老家,人们就是这样供奉观音菩萨的。
家里如果有老人供养(老家人习惯把供奉说成供养)了观音菩萨,是要祖祖辈辈传下去的。
说是供养的年岁越久,就越灵。
古兰并不这样认为。她觉得一个神如果靠享用人间的供奉才有灵,岂不与凡夫俗子一个级别了。
但是大家都那么认为了,就成了定律了,没有谁敢去打破的。
所以就流行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自己对自己的告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