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你没事儿吧?”
罗棣远远看着李秀贵仿佛半只脚踏进鬼门关的样子,心都悬到了嗓子眼儿。
带领幸存原住民抗击匈奴人,这哥们功不可没,不会就这么死了吧?
“没事……您是,燕王殿下?”李秀贵浑身是血,也不知是敌军的还是他自己的,眯着眼睛看向罗棣,认了好半天才认出是他,声音颤抖。
“没想到啊没想到,京都中的权贵弃我们于不顾,反倒是平日里声名狼藉的燕王殿下救了我们一命……”
在和匈奴人苦苦较量的日子里,李秀贵也曾经猜测幻想过,京都会派哪位王爷前来收复土地,救他们于水火之中。
他猜过富可敌国的平王,仁慈爱民的贤王,聪慧机敏的宁王,却从来没把希望寄托在人人都认为是个草包的燕王身上。
可事实却在他脸上狠狠打了一巴掌。
“我盼星星盼月亮,没有盼来想盼的人,却盼来了燕王殿下,何其讽刺?”
“我信的人背弃我,而平日里说万众唾弃的王爷却在最后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呵呵,笑话,真他娘的都是笑话!”
喃喃自语般说出这番言语后,李秀贵也自知失言,立即单膝跪地,俯身行礼:“殿下赎罪,草民不是那个意思,我……”
罗棣却赶紧伸出手将他扶了起来,并不在意。
无所谓。
反正李秀贵说的也是事实。
截至目前,他在百姓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的确不咋样。
总不能逼着眼前的小伙子睁眼说瞎话吧。
交谈询问之后,罗棣才得知,这百来人原本是镇上居民,可两三年前由于世家大族的压迫,整年辛苦劳作,可好不容易收获的粮食却只能被迫上交国库,一家人连口饱饭都吃不上,被迫无奈之下才进入山中当了土匪。
虽说不甚光彩,但至少能养活妻儿老小,不至于饿死街头。
提起过往,李秀贵的眼睛又再次湿润了。
“燕王殿下,实不相瞒,我李秀贵也不是不明事理的人,要不是媳妇儿和儿女饿得皮包骨头,我哪能干出当山匪的事儿?”
“这两年里,遇到富商过境,我便带着乡亲们抢些吃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