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人:“这是尕婶。”新娘子举着酒杯敬酒:“尕婶请喝酒。”
小婶笑盈盈地看着新人,睁大眼睛扮聋子:“我说,这是要干什么呀?”
邢彩凤又说了一遍:“尕婶请喝酒。”
“哎呦,今天这风可真大,只看见眼前这红人人儿张嘴了,听不见话呀。”
“大声点,大声点。”旁边有人起哄。
邢彩凤没办法,只好抿了抿嘴提高了声音:“尕婶请喝酒!”几乎是喊着说。
“这下听见了吧?”舅嫂子作为伴娘,跟在新人身后端着个盘子,上面是酒壶和新娘的改口费。她要见机行事,帮新娘子对付那些久经沙场专会捉弄新娘子的婆娘们。
尕婶儿夸张地点着头说:“听见了听见了,侄媳妇这嗓门不小,宝元以后可要悠着点儿,免得这大嗓门被人听见了。”她说得一本正经的,一旁听明白了的轰然大笑,听不懂的见别人笑,也跟着大笑。
“啊,听见了,那就喝吧。”
“这是什么酒啊,说不出个名堂我可不喝。”
之前的几桌已经有人提示了新娘子,这会儿驾轻就熟,张口即来:“这是宝元和彩凤的喜酒,请尕婶喝。”
“哦,喜酒啊,这不能白喝吧?”
“那是自然,赶紧喝完了掏钱,把那大兜小兜裤兜肚兜全都翻出来,今儿别人还罢了,你这当婶儿的可得掏得干干净净的。你看这一桌子就你是大辈儿,你不掏谁掏?大伙说是不是啊?”新娘子不宜开口的时候,伴娘舅嫂子开口,和尕婶儿旗鼓相当,打个平手。
尕婶和舅嫂子的双簧演得不错,赢得了一阵又一阵的大笑,欢声笑语闹哄哄地似一股暖气,熏得人脸都红红的,也熏得那明晃晃的大太阳红了脸,悄悄躲进了云层。
认亲结束后,最后一席便是尊客,他们都是新娘子的娘家人,参加完婚礼又看着新娘子认了亲,便也放心了,吃一顿饭就打道回府,临出门前,何干大陪着新公公赵社长送客,男客每人一支烟,女客每人一颗糖,所有人都要送一双红筷子,执手而行,一直送到庄口外。
第三天一大早,两位新人提上家里准备好的回门礼,回娘家了。
送走俩新人,便开始打扫战场,清洗碗碟,归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