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笔是用柳木干馏炭化而成,炭条经过削薄后,用细竹包裹制成,既便于携带,又不脏手。
虞苏自己也备了一支,常用于记录灵感或随手记事,比起毛笔简便许多。
虞苏在一旁瞧着二人,暗自点头,心中满意。秋实最近进步不少,虽然反应有些慢,但学得很用心。
“小姐,行李都备好了,您再看看还缺什么吗?”青葵问道。
“不缺了,你们想得很周全。”虞苏扶了扶帷帽,转身向前门走去。
院门外,马车早已准备好,车夫是府中一位资历颇深的老仆。
见虞苏出来,他连忙行礼:“二小姐。”
虞苏微微一笑:“今日有劳了。”
车夫憨厚一笑:“二小姐客气了,伺候您是我的本分。”
三人上了马车,车轮辘辘声中,马车渐渐驶离虞府,向着清隐寺的方向而去。
青葵和秋实对立而坐,虞苏坐在中间,手里握着一柄小巧的团扇轻轻摇着。
从京城到清隐寺,路程约需四个小时,着实难熬。
若是在现代,还能戴上耳机,幻想自己是韩剧女主,一路听歌发呆打发时间。
可眼下的颠簸让她连看话本的兴致都没了。
好在青葵贴心周到,早早备好软垫、食篮、伞具……一路上三人吃了些点心,倒也消磨了半个时辰。
出了城,官道逐渐宽阔,虞苏掀开帘子,探头看向郊外的风景。
郊野之地,稻田碧绿,远山如黛。
官道上车马来往,商队络绎不绝,十分热闹。
正欣赏间,远处一群公子哥骑马疾驰而来,鲜衣怒马,显然是京中官宦人家的少爷们。
不多时,那群人便与虞苏的马车并排而行。
领头的骑白马之人听见女子交谈的声音,放慢了马速。
少年不过十四五岁的模样,脸上还带着几分稚气,却一脸轻佻。
嘴里操着一口变了调的嗓音,朝虞苏马车先是吹了声口哨,然后笑道:“哟,这马车里的可是贵人家的小姐?不知是哪位佳人,竟藏着不见人。”
同行之人听了,哈哈一笑,调侃道:“陆五,你又调戏良家妇女,也不怕真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