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按照这个图纸,他们只需要把现场杂物清理干净,其他直接不动,在外加一些框架,会比原来的更加结实。
特殊角度还能减少河流冲击。
就差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其实这也是受限于鄘朝工匠的知识水平,后世自然有更加精妙的设计,但在当下能这样已经很不错了。
既能节省人力物力,还能提升效果。
靖王也不耽搁,立刻下令招募劳力,今日就开工。
速度快的话,不耽误回家过年。
早一天建成,南淮郡也能早日恢复民生,毕竟大家都害怕再来一次洪水。
这边紧急修复堤坝,那边也在陆续带回流落各处的灾民。
周边郡县自发派来工匠,帮助修复房屋,清理道路。
百姓们看着有希望,也重新振作起来,开始重建家园。
大灾后担心有大疫,靖王从太医院带来几个专攻疫症的,然后从临近县采买草药,提前预防。
淹过的地方都用草药水消毒,死的人太多,面目难辨,直接就地焚毁,然后把灰烬统一收集起来,埋在堤坝附近的林中,等死亡人数确定了,会统一雕刻墓碑。
就算给这些人一个魂归之处,也给活着的人一个祭祀的地方。
灾区包含五个县,原本有二十五万人口,灾后剩余十三万人。
差不多少一半,很多都是全家在睡梦中就被洪水吞没。
也有很多本来可以救活,却因为郡守的命令耽误最佳救助时间。
这已经比原剧情好很多,这次的江南大水,是光启帝在位期间最大的案件。
因为江州官员腐败包庇,事情传到京城比这次还要晚半月,香苗县也无人逃到京城。
伤亡人数达到二十万人,那次之后,南淮郡一半县区,十室九空。
光启帝大开杀戒,主谋直接九族消消乐,几个帮凶也是三族走起。
砍头的血把地面都染红了。
当时的死亡人数并没有这么多,后来堤坝迟迟修复不好,引发二次洪水,才造成新的伤亡。
到后来,南淮郡也从最富饶的地方,变成年年需要救助的地区。
缺少江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