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冀没有漏掉未曾设想的线索。
出于帮助张仪提供思路的目的,周宜主动看起了相关资料。一段段琳琅满目的文字段落充斥在面前——南宫安不同年龄段的事迹、他人的评价、那天傍晚所犯下的罪行这些段落就像拼图一样在周宜的眼前不断拼接、补充,最终构造出了南宫安这个人。
将这一切尽收眼底的张仪在心里对这个学生默默认可,随后或出于临场测试,或出于对她能力的肯定,张仪出声询问:“怎么样,有什么看法吗?”
听到老师的提问,周宜说出了自己的见解:“刚刚看下来,我会觉得有一点突兀。”
“哪里突兀?”
周宜指向一张资料纸,上面记录着南宫安早期的言语行为。
“南宫安出生在一个武学世家,从资料上看,其早期的经历也很符合这种背景。他经常对有困难的人施以援手,为人热情敦厚,看上去确实有种从小接受‘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这样理念长大的人可自从步入中年,他就开始出入各种歌舞场所,酗酒混迹。据周围人所说,此时的南宫安脾气暴躁,越来越没有耐心,与之前判若两人。这种前后性格的反差让我感觉突兀,就像是因为什么原因突然堕落了一样。”
“你认为导致这种性格转变的诱因是什么?”
周宜想了想,答道:“或许是受一些文学作品的影响,武学在我的印象中是十分传统的。男娶女嫁,为避免自家的立身之本流到外界,在古时代就有传男不传女的说法来保证自家武功的竞争力。现在这种说法我不清楚还成立多少,但这种代代相传的理念或许会还是会给南宫安带来影响。南宫安的转变大抵是在其大女儿南宫璃七岁那年发生的,也许正是那是他发现自己的妻子难以再次生育为其诞子,于是心中苦闷,开始逐渐堕落。在这途中,他结识了歌女张雅欣,并有了后来的出轨事件。”
“只是后来,张雅欣为他所生的依旧是女儿,南宫安的心态逐渐崩坏,最后杀害了张雅欣。以此为引子,最后导致了皇家会所杀人案,包厢内五男三女皆丧命南宫安之手。”
听完,张仪没有急着发表自己的评价,而是继续提问:“南宫宴是你的学妹,你应该知道,她继承了南宫家所有武学,如果诱因是重男轻女,那南宫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