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包的火爆给喜客楼打下了漂亮的一仗,全县城都掀起了面包热潮
就连北坡市里都有许多小姐公子派人来买,梁云卿几乎是日日进原材料,日日都用尽了还不够发货
厨娘也增加到了6位,后厨每个人人都背对背的忙碌,手上不停揉搓着面团,冬冬也在后厨帮忙看土烤炉
就连家中的哥哥嫂嫂都被她叫来帮忙,每日白天要忙着开业迎客,夜晚就要赶工制作面包
短短半个月梁云卿就把她们的工钱0文一天涨到了35文一天,杨管事时不时都要过来帮忙
喜客楼的生意到达了从未有过的巅峰,人们茶余饭后的闲谈都是喜客楼和面包,梁云卿的名字也流传在县城
茶馆里的说书先生都将她编排进了话本子,每当有客人谈及喜客楼时都会拿出来给大家说上一段
梁有才沾了梁云卿的光,他偶尔带进书院的面包成了院里同窗辛苦学习后的珍馐,每个人都对他十分客气
就连章墨文都要对他和善些,一来是知晓他有个极为能干的妹妹,其次就是那张自己萦绕心间无法挥去的面孔
喜包营业期间,梁云卿已经恨不得要住在县城了,她每日清晨就要检查开店,顺带在后厨帮忙,又要兼顾发明些新的产品
总不能几个面包卖一辈子,她靠着这段时间已经相继出了,红豆酥皮面包,肉桂涂面吐司,三明治
这些爆款给她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收益,加上北坡市里也逐渐有了名声,许多世家小姐的宴请和各大喜事
订购的面包更是多如牛毛,就连家中时常采买的零嘴都换成了面包
每日的店铺开业都会涌进大批购买的人,许多排队进入颗粒无收的,都会捶胸顿足的暗自懊悔,早知道早些来就好了
梁云卿一个月已经累倒了两次,后半个月几乎是靠着药才勉强撑起身体赶去帮忙,楚氏也学的八九不离十,她心疼女儿时常一个人顶在后厨
李萍花原本是有自知之明不敢去参与,她老实的收着山楂给喜客楼,顺带就在村子里做些苦工赚些钱
结果后半个月就被梁云卿拉去喜包帮忙,一开始李萍花是激动开心的,她觉得自己的改变被人看见了
觉得自己又能得到梁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