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买山梁矿的初衷,主要是为了万一卫大宝长期不露面,崖畔村的群众会对宝龙矿的产权提出异议,真相披露后,自己手中能有和对方谈条件的筹码。但我不可能不知道“有水快流,有钱快挣”的道理,不会让能让明明能下金蛋的山梁矿只抱窝,不下蛋,反而想让它给主人早点下产蛋。
把老曹赶走后,我带着申小涛和郭小虎,反复查看了附近的地形,给建设员工宿舍和洗澡间、伙房选址。
想让鸡多下蛋,首先要把鸡窝建好,把会下蛋的母鸡吸引到鸡窝里来。
我想一步到位,给山梁矿的民工,提供比周围几座山上的小煤窑,都要更好的生活条件,让大家下班后能洗上热水澡,吃到可口的饭菜,然后在相对比较干净舒适的宿舍里,好好睡上一觉,让被连续十多个小时劳动透支的体力,得到更好的恢复,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明天的生产中。
由于缺乏地质资料,不清楚自己的煤窑还有多少可开采资源量,还能再干多长时间,加上地方政府的政策经常变来变去,这块地界今年还能挖煤,说不定明年一声令下,某个区域所有小煤窑都开不成了,所以榆树坪地区的小煤窑老板,大多目光短浅,不愿在基础设施方面花太多钱,结果导致大部分私营煤矿的公用设施都是临时建筑,管理人员的办公条件和员工的生活条件非常简陋。
不了解情况的人,会对这种状况感到诧异。
赵军刚到古城时,为了给北方公司寻找合适的煤源,我陪他跑了很多小煤窑。赵军就曾问过我,都说小煤窑老板很有钱,他们为什么都这么抠,咱们跑了那么多地方,竟然没见到有一个老板,能给自己整间稍微像点样的办公室,让上门谈生意的客人,连能坐的地方都找不到。
卫大宝刚开小煤窑时,也是抱着这种思想,后来在我的督促下,才慢慢转变了观念,逐渐加大对地面设施的投资,用了四年时间,才让宝龙矿的办公和生活条件变成现在的样子。
山梁矿的井口,开在一处比较平缓的山坡上,附近找不到适合建房的地方,我们三人转了好几圈,最后决定把宿舍建在离井口一百五十米之外的小山凹中。
我把这个工程交给申小涛负责,要求明天就动工,尽可能早点建好。
连续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