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站台等候着。
谢南从宿营车一直检查到列尾车厢,没有任何问题,谢南对汤艳红和王廷军的工作还是很满意的。
三人来到餐车,看到段里给职工准备的年货很丰盛,肘子、排骨、大虾、鲤鱼等,用老百姓的话讲,叫全是硬菜,还有果汁和饮料。
车上旅客很少,全列硬座和卧铺加一起还不到100人,列车员们都觉得这样很轻松,这样的人流,也只有过年期间才会有。谢南嘱咐列车长,虽然旅客少,但也不能放松精神,因为途中不知道还上不上旅客。
晚餐,是全国人民传统的团圆饭。谢南记不得这是在车上吃过的第多少次团圆饭了。第一波是5桌,列车员4桌,检车人员2人和2名乘警正好一桌,每桌8个菜,6荤2素,每人2瓶饮料。检车人员和乘警顿顿和列车员们一起吃,年复一年,但从不掏钱,就因为餐费的事,几家单位没少扯皮,因为在铁路系统客运段是最受人欺负的单位,谁都能管着你,所以像小绵羊一样。最后还是可以的认输了,因为车辆设备途中出现问题得检车人员进行维修,遇到醉酒闹事的需要警察处理,都有求于人家,所以,就这么白吃白喝的年复一年,大家都习以为常了。
一路平安。
大年初三,谢南到了燕都,在燕都站前的铁道大厦办理了入住,拨通了徐老的电话,电话响了一阵,被人接起,“喂,哪位?”一个沉稳男人声音。
“你好,我是谢南,请问徐老在吗?”谢南客气的说道,这不是徐老的声音,也不是郑宏洋声音,所以谢南很客气。
“你等一下。”男人说道。
“喂,是小南呐!”这是徐老的声音。
“过年好徐老!我是谢南!”
“你好呀小南,到燕都了?”徐老笑着问道。
“呵呵,什么事都瞒不过你呀,刚到,就给您打电话了。”谢南说道。
“好,你现在在哪里,我让宏洋去接你,到家来吃中午饭!”徐老高兴的说道。
“别麻烦郑哥了,我自己打车过去,咱们一会见徐老!”谢南挂断电话,就下楼打车了。
燕都过年时的大街上,寥寥无几的几辆汽车,往日熙熙攘攘的人群,也稀疏了很多。许许多多到燕都打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