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陛下改元建制!”
礼部尚书拱手奏请道,反正说啥这从龙之功我也要沾上一点儿。
给马皇后定年号,俺礼部尚书没那么大脸,还是让马皇后自己定吧,万一定得不合马皇后心意,自己回家路上莫名掉河里淹死了咋办?
至于不合规矩这事儿……
规矩?我们儒家的规矩就是,识时务者为俊杰!
众臣纷纷附和,“臣等附议,请陛下改元建制!”
马皇后沉思了一会儿,“明年改元熙宁,意为国家繁荣,百姓安宁,国号不变,着礼部与钦天监拟定登基大典和册封大典的日期,诏告天下,大明一京一十三省的封疆大吏尽数到京,并快马加急向周围诸国发出国书,邀他们前来参加盛典,以免他们赶不上,着工部新刻玉玺。”
“熙宁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人连忙再度跪地高呼,山呼万岁之声自奉天殿为中心,向四周传开。
史官苟东西记载。
洪武十五年,皇后以帝德行有亏,败坏纲常为由,为江山社稷计,为天下臣心计,由是决意奉天承运,复降帝为吴王,并废太子标为赵王,立皇嫡长孙雄英为皇太孙,承宗庙之重,众卿广谏有三,请皇后承天道而定乾坤,皇后一辞再辞,不敢三辞,唯恐众卿心寒,同年五月宣布称帝,次年改元熙宁,仍用国号大明。
苟东西看着自己写的史书,颇为满意。
自古此等行为,都该有三次三让之礼,虽然以马皇后之威望不需要。
但,为避免后世所诟病,我身为大明最正直且忠心的史官,必须要为陛下扫清所有舆论麻烦。
正直,对朱元璋的事情一字不改,甚至大书特书,详细到还得描写一下心理活动。
忠心,对马皇后一片忠心可昭日月,马皇后吩咐的要办,马皇后没吩咐的也得自觉办了。
“众爱卿平身吧,有过之人已罚,接下来也当封赏有功之臣。
即日起,晋郭英为武定侯,同授丹书铁券,加封信国公汤和为太子太师。
加封魏国公徐达太子太保,并授信国公汤和之子为广威将军。
授魏国公徐达之子徐允恭为明威将军,加封曹国公李文忠为右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