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完全不存在被推翻的前提下,制造理由,以残忍的手段对待开国功臣。
大明开国功臣,十有七八都死在了朱元璋手里。
老朱为什么打击官吏、士绅,重惩贪污因为天下百姓只能由它朱姓一家来祸害。
爱子那是真爱,除了朱标之外,其余儿子们都是藩王。
大明是我家,官吏是管家,贪污腐败就处死,还得拿着最低的工资干着最多的活儿。
百姓是牲畜,充军征税不停休,动辄就是全族屠戮,全乡充军。
士族文人都杀害了不计其数,藩王戮民更是比比皆是。
朱雄英是真的不知道,洪武之治是怎么吹捧起来的,说洪武之治多么多么的好,老朱治理的多么多么的优秀。
但是有没有去查过洪武时期大明起义多少次?
其中不少起义数年才平定。
李景隆揽着朱雄英的肩膀,“好了,表弟,别多想了,回头看,轻舟已过万重山,那个臭要饭的已经不是皇帝了。
未来的大明,肯定会更好,我相信在当今陛下的治理下,大明前路漫漫亦灿灿,而你以后会把大明推向更巅峰。”
朱雄英认真的点了点头,“表哥,你看,今年的稻子长得还不错哎,绿油油的,秋收之时肯定能够大丰收。”
两人谈话间就走到了农田所在,一望无际的稻田,一片绿油油的。
一旁坐在地上的老农却叹了口气,“丰收又如何?我们自己又分不到多少?”
听到这话,朱雄英停下了脚步,“为啥?我记得农税不高的啊。”
“这都是地主老爷们地,农税要是高了,我们就更没有活路了,交完农税,大部分都要交给主家的,留给我们自己的不足一成,种地都没啥盼头。”老农看着这片稻田,长长叹息。
李景隆面带疑惑地开口问道,“老人家,我看如今这粮食的价格似乎不低呀,即便您家里剩下的粮食已经不多,但等到秋收过后,总归会有一些过冬的粮食储备吧?”
那位满脸沧桑、皮肤黝黑的老农听后,缓缓地摇了摇头,声音低沉而无奈地道。
“过不了冬喽,粮食远远不够啊!”
站在一旁的朱雄英听到这话,急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