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瑾抱紧了点:“不要,我要你陪我。”
王钢峰看着自己媳妇像条八爪鱼一样挂在自己身上,嘴角勾起一抹笑,看着她的眼睛,问:“那再来一场?”
苏瑾明显一惊,赶紧摇头。
虽然这个提议有些心动,但是她怕累瘫。
王钢峰出去了之后,苏瑾在床上躺了一会,也起床穿衣服,走出去。
天气比较冷,看着王钢峰穿着一件薄薄的破旧军绿色工装,在拉车和厨房间来来回回搬动的样子,苏瑾走了过去。
“怎么不睡一会?”王钢峰边干活边问。
“我来陪着你。”苏瑾轻声说。
王钢峰站定,看着温温软软的媳妇还有刚才的余韵,深深地感觉到这个女人是属于他的,心中升起一种强烈的满足感。
“你回屋,这里冷。”王钢峰柔声说。
“你冷吗?”苏瑾问。
“我干活,不冷。”王钢峰答。
苏瑾看他确实不冷,额头都微微冒汗了。
走到他身边,踮起脚尖,想帮他擦去额头的汗。
“不用擦,我一身煤炭味身味,待会洗洗。你快回屋。”
苏瑾回屋,看着王钢峰来来回回,忙忙碌碌,久久的心动。
—
“思源同志,您看下这篇稿子这样写,行不行?”苏瑾坐在宋思源办公室的椅子上,问。
“《旭日东升——从大地上升起的希望》”宋思源读着文章标题。
苏瑾解释着:“是的,我们国家是几千年的农耕社会,农民始终是国家最大的希望,团结工农也是党的基本方针。
农民是从土地中走出来的,他们的勤劳与智慧是国家发展的基石。
正如从东方大地上升起的太阳,带来光明与希望,从土地中走出来的农民,也为我们的未来注入了无限可能。”
宋思源眼里露出深深的惊喜和赞赏:
“苏瑾同志,我没想到你这么年轻还有这样一番朴实和深沉的见解。
你说得对,农民的勤劳与智慧确实是我们国家发展的基石。
距今两千多年的《诗经》中所言‘采菽者言,‘贻我于渊’,这不仅是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