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上曾这样调侃过贾诩,用毒计可以伤天和但不能伤文和,可以损孟德但不能损仲德。
文和是贾诩的字,仲德是程昱的字。
这两位作为三国时期的顶尖毒士,哦不谋士,道德底线是看不到的。
演义中曾记载,曹操行军时前方战事胶灼,粮草不济,军中又生瘟疫,问贾诩该当如何?
贾诩是这样回答的。
“天赐良机!把患有瘟疫的尸体装入投石车,丢到敌军阵营当中,或者把尸体扔往敌军水源的上游,此事可解!”
瞧瞧,这是人该干的事?
古代谋士讲计谋,都分为上中下三策,但到了贾诩这儿,只有下下下策。
曹操又曾言:“宁可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诸君可有一计?”
贾诩说:“臣有一计!”
曹操脸都黑了,清了清嗓子说:“汝之计谋不可损我阴德,不可损我威名,不可折我阳寿,不可让我遗臭万年。”
贾诩这才抱拳道:“那臣无计。”
对于贾诩此人,曹操不敢用,但也不敢把他放走,他就是给曹老板提供情绪价值的,因为曹操但凡干点坏事,内疚的时候找贾诩闲聊几句,就会突然发现这点坏事根本不是事!
由此可见贾诩之威名,他是影响三国走向的人,通晓天文,知晓地理,算无遗策,通识人心,所出之计,计计狠毒。
当然贾诩真正的厉害之处不在于谋计,而在于谋己,他三次易主,总能全身而退,最终寿终正寝。
一般的谋士是以身入局,定要胜天半子。
而他却是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
……
贾诩的出现,让曹丕看到了希望。
他一个箭步冲了上去,连忙将贾诩扶住,旋即轻声苦涩道:“伯父不必多礼,您可算是来了,侄儿在这永寿殿等了整整三天。”
“陛下受苦了。”贾诩躬身浅拜,缓缓道:“这三日我也在研究长安的战报,这场战事败得属实蹊跷,而且速度太快,我等根本没有反应的机会。”
“都怪那该死的铁球,从古至今,朕就没听说过如此厉害的武器。”曹丕咬着牙重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