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 > 第21章 振聋发聩(1/4)
    清晨,长安城的大街小巷开始热闹起来。

    虽然诸侯王造反和匈奴叩边的消息不胫而走,但丝毫没有影响普通民众的生活。

    集市上,蔬果鲜嫩欲滴,摊主们热情地招呼着顾客,脸上洋溢着真诚的笑容,不再有往昔的愁苦与无奈。

    城门口,进出的商旅络绎不绝。守卫的士兵身姿挺拔,精神抖擞,仔细地检查着过往的行人和车辆,人们不再担心货物被无端扣押。

    街头巷尾,多了些巡逻的士兵和衙役,他们维护着治安,保障着百姓的安全。

    以往常见的乞丐和流民不见了踪影,都被朝廷新建的收容所收留,或者帮助他们回到故土阖家团圆。

    街道也被清扫得干干净净,不似往日那边充满了粪便和牲畜。

    如今的长安城,在刘据新政的推行影响下,便以初见繁华,形势向好。

    而长安民众在大汉传媒的推动影响下,也开始习惯性谈论政事,不像以前一般,对王公贵族之事闭口不谈。

    朝廷也相应的出台了一些措施,比如设置匿名信访箱,有专门人员负责民众的舆情工作,对投诉意见第一时间便要给予回应等,获得长安百姓的广泛好评。

    同时《长安晨报》的其它版块,如时政、民生、趣闻、杂谈、闲话等,纷纷为原本枯燥乏味的民众生活,注入了全新的活力。

    长安城在新任工部侍郎桑弘羊的带领下,开始四处筹建新的设施,比如翻修老旧的民宅,凛冬来临之前要为每家每户装上“炉子”,新建“启蒙小学堂”等等,甚至有的学堂刚围起栅栏,已然传来朗朗的读书声。

    桑弘羊亲自巡视着各个工地,看着充满干劲的工匠们,心潮不断的起伏。他相信随着这些设施的逐步完善,长安城的商业也愈发繁荣起来。现下一些原本生意清淡的小店,因为周边环境的改善和人口的聚集,开始焕发出新的生机。

    客栈里住满了来自各地的商旅,他们听闻长安的新变化,纷纷前来寻找商机。

    “未来,形势大好啊,当今的天子,明君之相初现!”

    桑弘羊望着川流不息、充满烟火气的长安城,满是憧憬和向往,更有对刘据深深的敬佩和尊崇。

    “卖报卖报!长安晨报最